田家老翁住东陂,说道平生隐在兹。
鬓白未曾记日月,山青每到识春时。
门前种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
牛壮日耕十亩地,人闲常扫一茅茨。
客来满酌清尊酒,感兴平吟才子诗。
岩际窟中藏鼹鼠,潭边竹里隐鸬鹚。
村墟日落行人少,醉后无心怯路歧。
今夜只应还寄宿,明朝拂曙与君辞。
寄宿田家。唐代。高适。 田家老翁住东陂,说道平生隐在兹。鬓白未曾记日月,山青每到识春时。门前种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牛壮日耕十亩地,人闲常扫一茅茨。客来满酌清尊酒,感兴平吟才子诗。岩际窟中藏鼹鼠,潭边竹里隐鸬鹚。村墟日落行人少,醉后无心怯路歧。今夜只应还寄宿,明朝拂曙与君辞。
田家老翁住在东面山坡,说自己一辈子隐居在这里。
两鬓斑白不曾记得岁月时日。只是看到满山绿遍才知春天又至。
门前所种柳树已高同深巷,山间清泉流响进入池塘。
老牛膘肥体壮一天能耕十亩地,老翁清闲时常扫一扫院子。
有客远来就用美酒招待,兴致浓厚常常吟诵先人的诗。
山岩洞穴里藏着鼹鼠,水边竹林里潜伏着鸬鹚。
村子旧址上人烟稀少,喝醉后根本顾不上辩认道路。
今夜应该在这里歇息,明天一早就与老翁告辞。
陂(bēi):山坡。
兹:此地。
识春时:知道春天的到来。
茅茨(cí):茅屋。茨,用芦苇或茅草建成的屋。
平吟:平和自然地吟诵。
鼹(yǎn)鼠:田鼠。
鸬鹚(lú cí):水禽。鱼鹰,俗称水老鸦。
怯路歧:担心路有岔道。
拂曙:拂晓,天将明时。
参考资料:
1、涂元渠.《高适岑参诗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08月第1版:第21页
2、范凤驰.《新选唐诗》.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38页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高适在蜀地担任彭州刺史,后又改任蜀州刺史,时年五十七岁。由于忙于政务,高适在蜀中创作的诗并不多,这首便是当年他在某位田家老翁家里留宿时所作。
参考资料:
1、彭敏,朱瑞昌,花志红.《唐代入蜀文人蜀中创作研究》.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第43页
这首诗写诗人寄宿农家、与老翁饮酒所见所感的内容,表现农人的闲静惬意和诗人对农家生活的极大兴趣。一联是老翁身世,居此已久。二联是远离尘世,不计时日。三、四两联是勤快但不忙碌的劳作。五联是热情待客。从吟诗看。农人是位隐居的官吏,诗人遂与他有共同语言。六联是自然景观。最后两联是表明心迹。诗的笔法属白描,抒写逼真实在。
高适。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烛影摇红 帘。明代。杨基。 花影重重,乱纹匝地无人卷。有谁惆怅立黄昏,疏映宫妆浅。只有杨花得见。解匆匆、寻芳觅便。多情长在,暮雨回廊,夜香庭院。曾记扬州,红楼十里东风软。腰肢半露玉娉婷,犹恨蓬山远。闲闷如今怎遣。看草色、青青似剪。且教高揭,放数点春,一双新燕。
和闽帅。宋代。许应龙。 龙飞天子揽英雄,旧德欣逢泰道通。丹诏果然颁北阙,彩舟行矣驾东风。雨馀杉径新添绿,暖入花妆旋姹红。待得湖边春色满,我公已在凤池中。新凿南湖接海潮,油幢领客泛兰桡。那知半夜雨声急,却放新晴物色饶。尽日登临陪步武,高谈洒落挹风标。阳春白雪真难和,泚笔惟书道路谣。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一○六。宋代。释祖钦。 禅,树止叫喧喧。道,门前风浩浩。冷地思量真可笑。笑什么,等闲拾得一颗苏州梨,看来却是青州枣。
金刚随机无尽颂·如法受持分第十三。宋代。释印肃。 庾岭问南能,踏碓到三更。谁知憨俗汉,绍祖列传灯。
病请至三不得许在任调治既小愈作。。倪元璐。 乍似蛾穿出茧关,惭人丝锦索痴顽。不开后閤主投辖,几失藏舟天赐环。多事角蹄占白黑,罪言肘手诉朱殷。拚将髀肉填鞍债,耐看朝回马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