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ì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459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406 |
内容来源于:www.522266.xyz
益姓主要源自:嬴姓。
益姓起源一
源于嬴姓,出自舜帝的臣子伯益,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远古时候,人文始祖黄帝有个孙子叫颛顼,颛顼的儿子叫大业,大业又有儿子叫皋陶。皋陶在中国神话中是公正的化身,传说他是公正的法官,清脸鸟嘴,铁面无私。他有一只独角神羊,能知道谁是有罪的人,因此在皋陶审理案件时,凡遇到疑难就牵来神羊,神羊就会用独角去触有罪的人。皋陶有个儿子叫伯益,在历史商亦称伯翳、柏翳、柏益、伯鹥、大费等,他是舜帝执政时期的一名贤臣。伯益是当时东夷族的部落首领,其势力范围位于今山东省的日照地区。在史籍《春秋左传正义·隐公二年》中注释:“《谱》云:‘莒嬴姓,少昊之后。周武王封兹於期于莒,初都计,后徙莒,今城阳莒县是也’”。在著名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尧王城遗址的前期是少昊的都城,后期就是伯益的都城。其都城之南三公里处的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内,在天台山上有传说中伯益挖的井,自古以来一直称作“益井”。在伯益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益氏、翳氏、鹥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益氏正宗,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益氏和嬴姓是同一祖先,益氏族人大多尊奉伯益为得姓始祖;伯益也是赵氏、秦氏、徐氏、马氏、梁氏、黄氏、费氏等诸多嬴姓之氏的共同始祖。
益姓起源二
源于地名,出自周王朝时期齐国益都,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太平寰宇记》记载,在战国时期,齐国境内有一邑地名为益都(今山东寿光),在此邑的住民中,多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益氏,世代相传至今,亦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益姓起源三
源于地名,出自汉朝四川益州广汉一带,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汉朝时期,广汉地区(今四川广汉)属于益州管辖。
益州,就是古蜀国之地,汉武帝刘彻置其为益州。在典籍《释名》中解释:“益,阨也,所在之地险阨也。”四川地区山峦重叠,因称其为“益州”。在益州的住民中,多有的以州名为姓氏者,称益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益氏姓本源繁复,不可一论。
益姓起源四
源于植物,出自唐朝时期岭南中药益智,属于以植物名称为氏。益智,本来是北回归线地区的一种植物果实名称,主产于海南岛,在雷州半岛及广西、云南、福建等地区有栽培。在秦朝军队开发岭南地区以后,益智通过进贡方式批量进入皇宫王府,在唐朝中期见盛,后经过商贾逐渐进入民间中药市场。益智具有中医药性,入药称益智仁、益智子,拉丁名为Alpinia oxyphylla Miq,药性辛、温,具有温脾止泻、摄唾涎、暖肾、固精缩尿的功效,主治脾寒泄泻、腹中冷痛、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遗精白浊。
到了隋朝文帝杨坚执政时期(公元581~604年),由于皇后的独孤氏喜食龙眼(桂圆),其外观似益智,因此独孤皇后称其为“益智”,从此成为龙眼(桂圆)的别名,并由隋朝秘书学士、唐朝弘文馆学士、著名的文字(文选)学家曹宪记载入典籍《博雅》:“益智,龙眼也。”龙眼,是无患子科龙眼属的亚热带珍贵果树,拉丁名为Dimocarpus longgana Lour,也能入药,具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以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其叶还能治感冒、疟疾、疔肿、痔疮等。
在唐朝玄宗李隆基执政时期(公元712~756年),所宠爱的杨贵妃就非常喜食龙眼,于是就有六百里加急驿马专门在每年农历6~7月贡送京师,以冰镇保鲜,特供杨贵妃食用。负责管理冰存龙眼冰服侍其美食者,杨贵妃就称其为“益智侍郎”、“益智郎”等。实际上,“益智侍郎”就是一群宫廷奴婢、太监,其称不入唐朝官制,关起门来自称而已,却甚得唐玄宗重视,居然享受“侍郎”之俸。唐王朝奢靡如此,安、史焉得不乱?唐军将士安得不逼明皇缢妃!
在“益智侍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或植物名称为姓氏者,称益氏,世代相传至今。
益姓起源五
源于藏族,出自唐朝时期岭南吐蕃族宗教官吏益希,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益希,亦称益西,原本是唐朝时期吐蕃族原始宗教中的大祭司官称,属于家族世袭制官位,是其宗教领袖之一,后成为本名,主要用于藏传佛教教徒称谓。藏传佛教,是佛教三大派系(南传上部座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之一,藏族自称其为“佛教”或“内道”,清朝以来的汉史文献中称之为“喇嘛教”,今正式称谓为“藏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始于公元七世纪中叶,当时的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时,两位公主分别带去了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和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以及大量佛经。松赞干布在这两位公主影响下皈依佛教,分别建了大昭寺和小昭寺。
在广大藏族同胞中,多有以班禅额尔德尼·罗桑益希的本名为汉化姓氏者,称益希氏、或益西氏,简称益氏,世代相传至今。
益姓起源六
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清之际蒙古兀良哈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兀良哈,亦称兀良合、兀良罕,明朝中后期多称其为乌梁海部,该部的先祖是兀良罕·札儿赤兀歹,创始者叫兀良罕·脱儿豁察儿,是成吉思汗属下大功臣兀良罕·者勒篾(济拉玛)的后裔,兀良罕·者勒篾是兀良罕·札儿赤兀歹的儿子。兀良罕·脱儿豁察儿后来为蒙古喀喇沁部﹑东土默特部的始祖。
今河北平泉县境,是从喜峰口一路通达东北边陲的必经之地,元朝时期隶属于益都路,是中央王朝与东北高丽之间的重要通商途径,因此清朝政府在斯地设有南五十家子、北五十家子两个驿站。今南五十家子地区中的白氏、钱氏、霍氏、益氏,北五十家子地区中的鲍氏、白氏、叶氏、金氏等蒙古族居民,都是这两个驿站台丁的后裔子孙,其中的蒙古族益氏,主要是以曾隶属之行政地区名称汉化为氏,即以所隶益都路(今山东潍坊青州)之名为氏,汉化称益氏,世代相传至今。
益姓起源七
源于契丹族,出自明清之际女真郭珲氏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老满洲郭珲氏,亦称古勒珲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贵益昆氏族,满语为Gohun Hala,汉义“钩子”,传说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益都(今山东潍坊青州)、黑龙江流域等地。
到了一百余年后的宋理宗赵昀端平元年(金哀宗完颜·守绪天兴三年,大蒙古国木亦坚汗孛尔只斤·窝阔台六年,公元1234年),蒙古汗国联合南宋王朝再灭金国之后,这部分契丹故民又成为了蒙古汗国的下民,再历经近百年的元朝,到明朝时期一部分族人又随蒙古良哈部一并成为朵颜三卫的成员,后分别融入汉族、满族、蒙古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益氏、郭氏、古氏、桂氏、昆氏、乐氏等。
益姓起源八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瑶族、彝族、水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益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益氏,世代相传至今,例如元朝时期的普山瑶族首领益智,就是非常著名的历史人物。
益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零六位门阀。益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益氏源出自嬴姓。上古时嬴姓族的首领伯益(伯益是舜帝的臣子,黄帝的后代)的后代中,以他为荣,就取他的名字“益”作为姓氏,称为益氏。另外,古代的成阳郡有个益都县(今四川省广汉县),住在益都县的人中有些就取这个地名为姓氏,称为益氏。益姓的望族居住在冯翊,地址在今天的陕西省大荔县。
益氏一族最早源出嬴姓,望族居冯翊、益都、成阳诸郡。如今益氏族人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浙江、西藏、青海、甘肃等省区。
冯翊郡:秦朝时期置郡,汉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设置同名行政区左冯翊,与右扶风和京兆伊合称“京畿三辅”,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韩城县以南、白水以东、渭水以北大荔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移治到高陆(今陕西高陵)。
益都郡:古益都,实际上不是郡制,一直是县制,即今山东省的寿光县。益都历史悠久,境内考古上已发现了北辛、大汶口、龙山等古文化遗迹一百五十多处。史传汉字鼻祖仓颉就是在益都始创了象形文字。世界第一部农学专著《齐民要术》也是在益都成章。夏王朝时期,益都属斟灌国。商王朝时期,益都之境是逄伯陵的封域。西周时期隶属纪国。春秋战国时期则归属齐国。秦朝时期,秦始皇废封建,置郡县,改益都之地为剧县、益县,隶属于齐郡。西汉时期的汉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改置为寿光县,隶属青州刺史部北海郡管辖,自此史书中始见寿光县之名。西汉初置寿光时,县治在今寿光县城东北洛城镇牟城村,王莽新朝时期曾改名为“翼平亭”。东汉时期,寿光县隶属于青州乐安国。三国曹魏时期,寿光县隶属青州乐安郡。西晋时期,寿光县隶属青州乐安国。南北朝时期没有寿光县名,在今县境内有隶属青州北海郡的剧县、隶属青州齐郡的益都县、隶属青州乐安郡的博昌县以及南朝宋侨立的隶属冀州河间郡的南皮县、乐城县。隋朝时期的隋文帝开皇六年(丙午,公元586年),在南朝宋博昌故城复置寿光县,隶属青州北海郡;隋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再于寿光县南置闾邱县;到了隋大业初年(丙寅,公元606年),撤闾邱县并入寿光。此后,寿光县境域基本趋向固定。以后的唐、宋、元、明、清各朝,寿光县治均在今县城。唐朝时期,寿光县隶属河南道青州北海郡。宋朝时期隶属京东路青州北海郡,金国时期隶属山东东路益都府。元朝时期隶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明朝时期隶属山东布政司青州府。清朝时期隶属山东青州府。民国前期,寿光县先属山东省胶东道;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改属山东省淄青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以后,直属山东省政府。抗日战争时期,寿光县有三个县级政权,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隶属山东省清河区清东专员公署,县府在今台头镇一带;另一个是民国政府张景月部的县政府,隶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县府在北洛镇尚家庄;还有一个是日寇扶植汪伪建立的一个傀儡县政权,驻寿光县城,隶属日伪山东省公署青州道尹公署;在此期间,今寿光境还划出益、寿、临、广四边县地、寿潍县地和昌潍县地。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初期,今寿光县境分为寿光县、寿南县,还兼有今益寿县的一部分。1953年8月,寿南县并入寿光县,县级机关移至今县城,隶属山东省昌潍专区。1967年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7月改称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改称潍坊市,寿光县均隶属之。1993年寿光县撤县设市。
成阳郡:成阳是先秦时期的古县名,其时地域在今山东省境内。汉朝时期城阳郡治为莒县,不久改为国。东汉初期废黜,末年再置。汉朝时期又有个成阳县,在今山东省的鄄城县境内,为济阴郡属县。晋朝时期,以汉朝城阳郡为东莞郡,而以成阳县为城阳县。南北朝时期北齐政权将其废黜。金国时期,又曾于今山东省的莒县一带置城阳军,但不久又改为莒州,此后又移城阳至青岛地区。元朝时期先后属胶州、莱州即墨县。明朝时期属山东省莱州府即墨县仁化乡、里仁乡等。清朝时期属山东省承宣布政使司莱州府胶州即墨县;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公元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白沙河以南及红岛等地划入德国租界。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日本驱逐德国取而代之;民国十八年(己巳,公元1929年)属国民党南京政府青岛市,期间,白沙河以北仍归属即墨县里仁乡、仁化乡;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夏庄、惜福镇、流亭部分土地划入青岛市,其余部分仍属即墨县;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日本侵华期间,今全部区域属伪山东省公署下设的道区;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日寇投降,民国政府恢复旧制。1949年5月31日城阳解放,域内分别归崂山办事处和即墨县管辖;1961年10月起统属崂山县;1988年11月起改属崂山区;1994年6月起属青岛市,称城阳区至今。
冯翊堂:以望立堂。
益都堂:以望立堂。
成阳堂:以望立堂,亦称城阳堂。
怀远堂:元朝的益智是一个很有智谋的人,善于治理政务。曾经做过怀远将军、曲靖宣慰使等官职。对于他的治理,百姓们感到很信服,因称“怀远堂”。
一、益yì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广西之荔浦,河北之东光,山东之昌乐、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土家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入声”部。《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据《元和姓纂》注云:“赢姓,伯益之后。”
2、其注引《太平寰宇记》曰:“成阳郡三姓有益氏。成阳郡有益都县。盖以地为氏。”望出冯翊。汉代有益强、益寿;宋代有益畅,绍兴进士;元有益智,普山“土酋”,任曲靖宣慰使。
二、益
益姓分布:上海、陕西、台湾台北、花莲、安徽蒙城、淮南、江西修水、甘肃、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益姓起源:
1、系自嬴姓。伯益之后。
2、成阳郡三姓有益。成阳郡有益都县(故城在今山东益都),盖以地为氏,见《太平寰宇记》。
3、其先为益州牧,因以州名为氏。益州故治在今四川成都。
4、元时普山土酋之姓。
益姓名人:
益强,汉时人,见《印薮》。益智,元时普山土酋,官至怀远大将军曲靖宣慰使。
郡望:冯翊。
益姓古代名人
益畅南宋,峨嵋人,幼年时好学,绍兴年间考中进士。
益智元朝,名将,有勇有谋,胸怀大略朝廷任他为怀远大将军。他管理军队和民政都有周到谋划,有预见。部下人起先或者不明白他的用意,而随着事情进展,便知道了益智的远谋,无不佩服。
冯翊郡:秦朝时期置郡,汉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设置同名行政区左冯翊,与右扶风和京兆伊合称“京畿三辅”,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韩城县以南、白水以东、渭水以北大荔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移治到高陆(今陕西高陵)。
益都郡:古益都,实际上不是郡制,一直是县制,即今山东省的寿光县。益都历史悠久,境内考古上已发现了北辛、大汶口、龙山等古文化遗迹一百五十多处。史传汉字鼻祖仓颉就是在益都始创了象形文字。世界第一部农学专著《齐民要术》也是在益都成章。夏王朝时期,益都属斟灌国。商王朝时期,益都之境是逄伯陵的封域。西周时期隶属纪国。春秋战国时期则归属齐国。秦朝时期,秦始皇废封建,置郡县,改益都之地为剧县、益县,隶属于齐郡。西汉时期的汉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改置为寿光县,隶属青州刺史部北海郡管辖,自此史书中始见寿光县之名。西汉初置寿光时,县治在今寿光县城东北洛城镇牟城村,王莽新朝时期曾改名为“翼平亭”。东汉时期,寿光县隶属于青州乐安国。三国曹魏时期,寿光县隶属青州乐安郡。西晋时期,寿光县隶属青州乐安国。南北朝时期没有寿光县名,在今县境内有隶属青州北海郡的剧县、隶属青州齐郡的益都县、隶属青州乐安郡的博昌县以及南朝宋侨立的隶属冀州河间郡的南皮县、乐城县。隋朝时期的隋文帝开皇六年(丙午,公元586年),在南朝宋博昌故城复置寿光县,隶属青州北海郡;隋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再于寿光县南置闾邱县;到了隋大业初年(丙寅,公元606年),撤闾邱县并入寿光。此后,寿光县境域基本趋向固定。以后的唐、宋、元、明、清各朝,寿光县治均在今县城。唐朝时期,寿光县隶属河南道青州北海郡。宋朝时期隶属京东路青州北海郡,金国时期隶属山东东路益都府。元朝时期隶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明朝时期隶属山东布政司青州府。清朝时期隶属山东青州府。民国前期,寿光县先属山东省胶东道;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改属山东省淄青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以后,直属山东省政府。抗日战争时期,寿光县有三个县级政权,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隶属山东省清河区清东专员公署,县府在今台头镇一带;另一个是民国政府张景月部的县政府,隶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县府在北洛镇尚家庄;还有一个是日寇扶植汪伪建立的一个傀儡县政权,驻寿光县城,隶属日伪山东省公署青州道尹公署;在此期间,今寿光境还划出益、寿、临、广四边县地、寿潍县地和昌潍县地。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初期,今寿光县境分为寿光县、寿南县,还兼有今益寿县的一部分。1953年8月,寿南县并入寿光县,县级机关移至今县城,隶属山东省昌潍专区。1967年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7月改称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改称潍坊市,寿光县均隶属之。1993年寿光县撤县设市。
成阳郡:成阳是先秦时期的古县名,其时地域在今山东省境内。汉朝时期城阳郡治为莒县,不久改为国。东汉初期废黜,末年再置。汉朝时期又有个成阳县,在今山东省的鄄城县境内,为济阴郡属县。晋朝时期,以汉朝城阳郡为东莞郡,而以成阳县为城阳县。南北朝时期北齐政权将其废黜。金国时期,又曾于今山东省的莒县一带置城阳军,但不久又改为莒州,此后又移城阳至青岛地区。元朝时期先后属胶州、莱州即墨县。明朝时期属山东省莱州府即墨县仁化乡、里仁乡等。清朝时期属山东省承宣布政使司莱州府胶州即墨县;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公元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白沙河以南及红岛等地划入德国租界。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日本驱逐德国取而代之;民国十八年(己巳,公元1929年)属国民党南京政府青岛市,期间,白沙河以北仍归属即墨县里仁乡、仁化乡;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夏庄、惜福镇、流亭部分土地划入青岛市,其余部分仍属即墨县;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日本侵华期间,今全部区域属伪山东省公署下设的道区;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日寇投降,民国政府恢复旧制。1949年5月31日城阳解放,域内分别归崂山办事处和即墨县管辖;1961年10月起统属崂山县;1988年11月起改属崂山区;1994年6月起属青岛市,称城阳区至今。
冯翊堂:以望立堂。
益都堂:以望立堂。
成阳堂:以望立堂,亦称城阳堂。
怀远堂:元朝的益智是一个很有智谋的人,善于治理政务。曾经做过怀远将军、曲靖宣慰使等官职。对于他的治理,百姓们感到很信服,因称“怀远堂”。
一、益yì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广西之荔浦,河北之东光,山东之昌乐、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土家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入声”部。《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据《元和姓纂》注云:“赢姓,伯益之后。”
2、其注引《太平寰宇记》曰:“成阳郡三姓有益氏。成阳郡有益都县。盖以地为氏。”望出冯翊。汉代有益强、益寿;宋代有益畅,绍兴进士;元有益智,普山“土酋”,任曲靖宣慰使。
二、益
益姓分布:上海、陕西、台湾台北、花莲、安徽蒙城、淮南、江西修水、甘肃、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益姓起源:
1、系自嬴姓。伯益之后。
2、成阳郡三姓有益。成阳郡有益都县(故城在今山东益都),盖以地为氏,见《太平寰宇记》。
3、其先为益州牧,因以州名为氏。益州故治在今四川成都。
4、元时普山土酋之姓。
益姓名人:
益强,汉时人,见《印薮》。益智,元时普山土酋,官至怀远大将军曲靖宣慰使。
郡望:冯翊。
一、益yì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广西之荔浦,河北之东光,山东之昌乐、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土家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入声”部。《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据《元和姓纂》注云:“赢姓,伯益之后。”
2、其注引《太平寰宇记》曰:“成阳郡三姓有益氏。成阳郡有益都县。盖以地为氏。”望出冯翊。汉代有益强、益寿;宋代有益畅,绍兴进士;元有益智,普山“土酋”,任曲靖宣慰使。
二、益
益姓分布:上海、陕西、台湾台北、花莲、安徽蒙城、淮南、江西修水、甘肃、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益姓起源:
1、系自嬴姓。伯益之后。
2、成阳郡三姓有益。成阳郡有益都县(故城在今山东益都),盖以地为氏,见《太平寰宇记》。
3、其先为益州牧,因以州名为氏。益州故治在今四川成都。
4、元时普山土酋之姓。
益姓名人:
益强,汉时人,见《印薮》。益智,元时普山土酋,官至怀远大将军曲靖宣慰使。
郡望:冯翊。
冯翊郡:秦朝时期置郡,汉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设置同名行政区左冯翊,与右扶风和京兆伊合称“京畿三辅”,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韩城县以南、白水以东、渭水以北大荔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移治到高陆(今陕西高陵)。
益都郡:古益都,实际上不是郡制,一直是县制,即今山东省的寿光县。益都历史悠久,境内考古上已发现了北辛、大汶口、龙山等古文化遗迹一百五十多处。史传汉字鼻祖仓颉就是在益都始创了象形文字。世界第一部农学专著《齐民要术》也是在益都成章。夏王朝时期,益都属斟灌国。商王朝时期,益都之境是逄伯陵的封域。西周时期隶属纪国。春秋战国时期则归属齐国。秦朝时期,秦始皇废封建,置郡县,改益都之地为剧县、益县,隶属于齐郡。西汉时期的汉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改置为寿光县,隶属青州刺史部北海郡管辖,自此史书中始见寿光县之名。西汉初置寿光时,县治在今寿光县城东北洛城镇牟城村,王莽新朝时期曾改名为“翼平亭”。东汉时期,寿光县隶属于青州乐安国。三国曹魏时期,寿光县隶属青州乐安郡。西晋时期,寿光县隶属青州乐安国。南北朝时期没有寿光县名,在今县境内有隶属青州北海郡的剧县、隶属青州齐郡的益都县、隶属青州乐安郡的博昌县以及南朝宋侨立的隶属冀州河间郡的南皮县、乐城县。隋朝时期的隋文帝开皇六年(丙午,公元586年),在南朝宋博昌故城复置寿光县,隶属青州北海郡;隋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再于寿光县南置闾邱县;到了隋大业初年(丙寅,公元606年),撤闾邱县并入寿光。此后,寿光县境域基本趋向固定。以后的唐、宋、元、明、清各朝,寿光县治均在今县城。唐朝时期,寿光县隶属河南道青州北海郡。宋朝时期隶属京东路青州北海郡,金国时期隶属山东东路益都府。元朝时期隶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明朝时期隶属山东布政司青州府。清朝时期隶属山东青州府。民国前期,寿光县先属山东省胶东道;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改属山东省淄青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以后,直属山东省政府。抗日战争时期,寿光县有三个县级政权,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隶属山东省清河区清东专员公署,县府在今台头镇一带;另一个是民国政府张景月部的县政府,隶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县府在北洛镇尚家庄;还有一个是日寇扶植汪伪建立的一个傀儡县政权,驻寿光县城,隶属日伪山东省公署青州道尹公署;在此期间,今寿光境还划出益、寿、临、广四边县地、寿潍县地和昌潍县地。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初期,今寿光县境分为寿光县、寿南县,还兼有今益寿县的一部分。1953年8月,寿南县并入寿光县,县级机关移至今县城,隶属山东省昌潍专区。1967年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7月改称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改称潍坊市,寿光县均隶属之。1993年寿光县撤县设市。
成阳郡:成阳是先秦时期的古县名,其时地域在今山东省境内。汉朝时期城阳郡治为莒县,不久改为国。东汉初期废黜,末年再置。汉朝时期又有个成阳县,在今山东省的鄄城县境内,为济阴郡属县。晋朝时期,以汉朝城阳郡为东莞郡,而以成阳县为城阳县。南北朝时期北齐政权将其废黜。金国时期,又曾于今山东省的莒县一带置城阳军,但不久又改为莒州,此后又移城阳至青岛地区。元朝时期先后属胶州、莱州即墨县。明朝时期属山东省莱州府即墨县仁化乡、里仁乡等。清朝时期属山东省承宣布政使司莱州府胶州即墨县;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公元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白沙河以南及红岛等地划入德国租界。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日本驱逐德国取而代之;民国十八年(己巳,公元1929年)属国民党南京政府青岛市,期间,白沙河以北仍归属即墨县里仁乡、仁化乡;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夏庄、惜福镇、流亭部分土地划入青岛市,其余部分仍属即墨县;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日本侵华期间,今全部区域属伪山东省公署下设的道区;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日寇投降,民国政府恢复旧制。1949年5月31日城阳解放,域内分别归崂山办事处和即墨县管辖;1961年10月起统属崂山县;1988年11月起改属崂山区;1994年6月起属青岛市,称城阳区至今。
冯翊堂:以望立堂。
益都堂:以望立堂。
成阳堂:以望立堂,亦称城阳堂。
怀远堂:元朝的益智是一个很有智谋的人,善于治理政务。曾经做过怀远将军、曲靖宣慰使等官职。对于他的治理,百姓们感到很信服,因称“怀远堂”。
一、益yì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广西之荔浦,河北之东光,山东之昌乐、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土家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入声”部。《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据《元和姓纂》注云:“赢姓,伯益之后。”
2、其注引《太平寰宇记》曰:“成阳郡三姓有益氏。成阳郡有益都县。盖以地为氏。”望出冯翊。汉代有益强、益寿;宋代有益畅,绍兴进士;元有益智,普山“土酋”,任曲靖宣慰使。
二、益
益姓分布:上海、陕西、台湾台北、花莲、安徽蒙城、淮南、江西修水、甘肃、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益姓起源:
1、系自嬴姓。伯益之后。
2、成阳郡三姓有益。成阳郡有益都县(故城在今山东益都),盖以地为氏,见《太平寰宇记》。
3、其先为益州牧,因以州名为氏。益州故治在今四川成都。
4、元时普山土酋之姓。
益姓名人:
益强,汉时人,见《印薮》。益智,元时普山土酋,官至怀远大将军曲靖宣慰使。
郡望:冯翊。
其他姓氏
[ 益 ]字的同音字 - [ yi ]
[ 益 ]的同部首字 - [ 皿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