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姓

[ yī ]

读音:yī

拼音:yi

简繁:一

五笔:GGLL

五行:暂无

部外:暂无

五笔:GGLL

笔画:1画

吉凶:吉

仓颉:M

结构:独体

郑码:A

四角:10000

区位:5027

统一码:4E00

异体字:壹,弌,?

英汉互译:one,a,an,alone

笔顺:横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061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522266.xyz

起源

一姓主要源自:子姓。

一姓起源一

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的汤,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古老的商王朝缔造者子履,号成汤,字天乙,其后代子孙便取其字为姓氏,称乙氏。在成汤的支庶子孙冢,有按齿序排行者,取壹为姓氏,称壹氏,后简文为弌氏、乙氏、一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该支弌氏、乙氏、一氏同宗同源,皆尊奉成汤为得姓始祖。

一姓起源二

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乙弗氏部,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魏书》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有乙弗氏。北魏政权入主中原后,在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汉化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乙弗氏多改为汉姓娄氏,但亦有人取原姓氏首音之汉字谐音改为一氏、乙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一姓起源三

源于匈奴族,出自西域古匈奴奚王,属于帝王赐姓后改姓为氏。据史籍《五代史》记载,在后唐时期,后唐明宗李嗣源(李亶,公元926~933年在位)曾赐当时库莫奚王的副使格斯齐宜为汉姓“乙”,其后代因而世称乙氏。

在该支乙氏族人冢,后有人因避难而改姓为谐音汉字“一”,后皆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一姓起源四

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一那娄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魏书·官氏志》的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中有个一那娄氏部落(壹那娄氏、乙那娄氏)。在北魏王朝于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在北魏孝文帝元宏(拓拔·宏)大力推行的汉化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一那娄氏大多被改为汉姓娄氏,但亦有人取原姓氏首音之谐音汉字改为弌氏、或乙氏。弌氏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名人辈出。据记载,弌氏家族中最为显赫的人物名叫弌瑰,亦称乙瑰。北魏世宗太武帝拓跋·焘执政时期的北魏太平真君二年(公元441年),弌瑰出任镇南将军、驸马都尉,赐爵西平公,后又出任侍中、征东将军、定州刺史,进爵为王,后又为西道都将。弌瑰逝世后,得赠太尉公,谥号为“恭”。

在古代,“弌”就是“一”的古体汉字,因此,后有弌氏、乙氏族人干脆简笔为一氏,皆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一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未在《百家姓》中,且在第11版《新华字典》中并未标出“一(乙)”作为姓的解释。

在台湾省择没有,以谯郡、东阳、襄阳、平原、河南、黎阳、平阳为郡望。

今山东省的德州市,江苏省的昆山市玉山镇,河南省的南阳市,安徽省的淮南市,山西省的晋城市沁水县等地区,均有一氏族人分布。

谯国郡:亦称谯国、谯郡。东汉朝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州),仍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一带地区。三国时期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的灵璧县、蒙城县、太和县、鹿邑县、永城县间一带地区。

东阳郡:即古缙州,后称婺州。西汉时期置郡,三国时期孙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再分会稽郡置东阳郡,郡治在今浙江省金华分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金华市一带。以郡在瀫水(今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东阳郡属扬州,领长山(今浙江金华婺城、金东、兰溪)、乌伤(今浙江义乌)、永康、吴宁(今浙江东阳)、丰安(今浙江浦江)、太末(今浙江龙游)、新安(今浙江衢州柯城、衢县)、定阳(今浙江常山)、平昌(今浙江遂昌)九县,治设长山。南朝梁绍泰二年(丙子,公元556年)置缙州,陈天嘉三年(壬午,公元562年)撤州,东阳郡改名金华郡,郡名金华自此始。隋朝开皇十三年(癸丑,公元593年)改置婺州。故城区有婺城之称,后历为州、路、府治和专署驻地。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东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东阳郡置婺州,并于信安县(今河南新安)分置衢州。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婺州为东阳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婺州,一直沿续到宋、元时期。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为婺州路,元朝至正十八年(辛巳,公元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名宁越府,元朝至正二十年(癸未,公元1283年)改为金华府。明朝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金华府领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故有“八婺”之称。

襄阳郡:东汉朝建安十三年(戊寅,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阳两郡各一部份置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宜城县、当阳县、远安县等一带,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晋朝时期入为荆州治所。南北朝时期梁国置为南雍州,西魏改为襄州。隋朝时期改为襄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高宗李渊平定王世充后,改为襄州,因原隋朝旧名而领襄阳、安养、汉南、义清、南漳、常平六县。州置山南道行台,统交、广、安、黄、寿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撤酂州,以阴城、谷城二县来属于。唐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罢行台为都督府,督襄、邓、唐、均、淅、重七州。唐朝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废重州,以荆山县来属于。唐朝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废都督府。唐朝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废鄀州,以率道、乐乡二县来属于。又撤常平入襄阳,撤阴城入谷城,撤南津入义清,撤汉南入率道。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襄阳郡。唐朝天宝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置防御使。唐朝乾元元年(甲午,公元874年)复为襄州。唐朝上元二年(乙亥,公元675年)置襄州节度使,领襄、邓、均、房、金、商等州,自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辖领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乐乡诸县。以后襄阳为历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平原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期的西汉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地。东汉以后,或为国,或为郡。北魏时期废黜。隋、唐两朝曾以山东德州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东省陵县。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黎阳郡:西汉高祖年间设黎阳县,属冀州魏郡,这是浚县设县之始,治所在大伾山东北。王莽时改名黎蒸,东汉恢复黎阳县名。东晋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晋太元十四年(己丑,公元389年)属黎阳郡,黎阳县属汲郡。北魏孝昌年间(公元523~528年)分汲郡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魏天平元年~武定八年(公元534~550年)间置黎州,辖黎阳郡。北齐废黎州,北周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复置黎州,辖黎阳郡。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黎州、黎阳郡并废,黎阳县属卫州。隋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置黎州,辖黎阳县。隋大业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废黎州,黎阳县属汲郡。唐朝武德二年(乙卯,公元619年)置黎州总管府,辖殷、卫、澶、洹四州。唐武德六年(癸未,公元623年)置总管府,黎州属相州都督府。唐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废黎州,黎阳县属卫州。宋朝端拱元年(戊子,公元988年),置通利军,治所在今大伾山与紫金山之间,辖黎阳县。宋天圣元年(癸亥,公元1023年)改安利军,治所迁至浮丘山西。宋熙宁三年(庚戌,公元1070年)废军,黎阳县属卫州。宋元佑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复置通利军,辖黎阳县。宋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军升为浚州,治所在浮丘山巅,辖黎阳县。金国皇统八年(戊子,公元1148年)改浚州为通州。金天德三年(辛卯,公元1151年)复名浚州。明朝洪武三年(庚戌,公元1370年)农历4月,降州为县,始称浚县,治所迁至浮丘山东北平坡。清朝顺治元年(甲申,)浚县属大名府,清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改属卫辉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3月,废府设道,浚县属河北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废道改行署。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改属第十三行署。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秋,浚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冀鲁豫边区行署。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民国浚县政府改属第四行署。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5月,浚县全境解放。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浚县民主政府改为浚县人民政府,属平原省安阳专区。1952年11月15日撤销平原省。12月1日,浚县改属河南省安阳专署。1958年4月18日,撤销安阳专区,浚县划归新乡专区。1961年12月19日,恢复安阳专属,浚县归安阳专署。1970年安阳专区改为安阳地区。1983年10月撤销安阳地区,改设安阳、濮阳两个市,浚县属安阳市。1986年1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浚县划归鹤壁市。1986年,浚县辖10乡1镇,即城关乡、善堂乡、王庄乡、屯子乡、白寺乡、钜桥乡、大赉店乡、卫贤乡、小河乡、新镇乡和城关镇。1992年4月24日,河南省民政厅批复,撤销善堂乡、大赉店乡,设立善堂镇、大赉店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原辖行政区域不变。1995年6月12日,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新镇乡、小河乡,设立新镇镇、小河镇。1997年7月15日,省政府批准,将浚县大赉店镇划入鹤壁市郊区。1997年12月29日,屯子乡撤乡建镇。1998年10月8日,钜桥乡撤乡建镇。2000年末,浚县辖六镇四乡,即城关镇、善堂镇、屯子镇、钜桥镇、新镇镇、小河镇和城关乡、王庄乡、白寺乡、卫贤乡。

平阳郡:亦称临汾郡。历史上的平阳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汉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与平阳县合并,设置为平阳郡,治所亦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其时辖地在今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境内为司州平阳郡,辖十县。西晋时期仍为平阳郡,辖十二县。西晋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刘渊自蒲子城(隰县)迁都平阳,称帝建汉,境内属之。东晋时先后属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时境内为东雍州,辖七郡二十县;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筑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因魏刑白马祭祀天地神灵筑城而名。北魏孝昌二年(丙午,公元526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阳故城(刘村);北魏建义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称晋州,移治自马城,与郡县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称平阳,是“邹鲁圣地”,为中国儒学发源地。夏王朝时期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时期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

谯国堂:以望立堂,亦称谯郡堂。

东阳堂:以望立堂。

襄阳堂:以望立堂。

平原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黎阳堂:以望立堂。

平阳堂:以望立堂。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江西之永修、山西之忻州及运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归“入声”部。初见於《姓苑》。《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据《姓觿》注云:“代北姓。后魏一那娄氏之后。望出谯郡。”

2、其注引邵思《姓解》云:“姓书无‘一’氏,今江西彭泽有之,当是‘乙’讹为‘一’。”《氏姓谱》一氏列有一炫宗、一洪、一善三人。炫宗,延川人,明正寿中任灵寿县丞;洪,赞皇知县。

二、

一姓分布:宋时江西彭泽有此姓。今安徽淮南有此姓。

一姓起源:代北姓,一那娄氏之后。由乙姓衍化而来。

一姓名人:

一炫宗,明时陕西延川人,正统中灵寿县丞。

郡望:谯郡。

历史名人

郡望

谯国郡:亦称谯国、谯郡。东汉朝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州),仍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一带地区。三国时期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的灵璧县、蒙城县、太和县、鹿邑县、永城县间一带地区。

东阳郡:即古缙州,后称婺州。西汉时期置郡,三国时期孙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再分会稽郡置东阳郡,郡治在今浙江省金华分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金华市一带。以郡在瀫水(今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东阳郡属扬州,领长山(今浙江金华婺城、金东、兰溪)、乌伤(今浙江义乌)、永康、吴宁(今浙江东阳)、丰安(今浙江浦江)、太末(今浙江龙游)、新安(今浙江衢州柯城、衢县)、定阳(今浙江常山)、平昌(今浙江遂昌)九县,治设长山。南朝梁绍泰二年(丙子,公元556年)置缙州,陈天嘉三年(壬午,公元562年)撤州,东阳郡改名金华郡,郡名金华自此始。隋朝开皇十三年(癸丑,公元593年)改置婺州。故城区有婺城之称,后历为州、路、府治和专署驻地。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东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东阳郡置婺州,并于信安县(今河南新安)分置衢州。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婺州为东阳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婺州,一直沿续到宋、元时期。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为婺州路,元朝至正十八年(辛巳,公元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名宁越府,元朝至正二十年(癸未,公元1283年)改为金华府。明朝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金华府领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故有“八婺”之称。

襄阳郡:东汉朝建安十三年(戊寅,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阳两郡各一部份置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宜城县、当阳县、远安县等一带,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晋朝时期入为荆州治所。南北朝时期梁国置为南雍州,西魏改为襄州。隋朝时期改为襄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高宗李渊平定王世充后,改为襄州,因原隋朝旧名而领襄阳、安养、汉南、义清、南漳、常平六县。州置山南道行台,统交、广、安、黄、寿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撤酂州,以阴城、谷城二县来属于。唐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罢行台为都督府,督襄、邓、唐、均、淅、重七州。唐朝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废重州,以荆山县来属于。唐朝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废都督府。唐朝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废鄀州,以率道、乐乡二县来属于。又撤常平入襄阳,撤阴城入谷城,撤南津入义清,撤汉南入率道。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襄阳郡。唐朝天宝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置防御使。唐朝乾元元年(甲午,公元874年)复为襄州。唐朝上元二年(乙亥,公元675年)置襄州节度使,领襄、邓、均、房、金、商等州,自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辖领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乐乡诸县。以后襄阳为历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平原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期的西汉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地。东汉以后,或为国,或为郡。北魏时期废黜。隋、唐两朝曾以山东德州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东省陵县。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黎阳郡:西汉高祖年间设黎阳县,属冀州魏郡,这是浚县设县之始,治所在大伾山东北。王莽时改名黎蒸,东汉恢复黎阳县名。东晋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晋太元十四年(己丑,公元389年)属黎阳郡,黎阳县属汲郡。北魏孝昌年间(公元523~528年)分汲郡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魏天平元年~武定八年(公元534~550年)间置黎州,辖黎阳郡。北齐废黎州,北周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复置黎州,辖黎阳郡。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黎州、黎阳郡并废,黎阳县属卫州。隋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置黎州,辖黎阳县。隋大业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废黎州,黎阳县属汲郡。唐朝武德二年(乙卯,公元619年)置黎州总管府,辖殷、卫、澶、洹四州。唐武德六年(癸未,公元623年)置总管府,黎州属相州都督府。唐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废黎州,黎阳县属卫州。宋朝端拱元年(戊子,公元988年),置通利军,治所在今大伾山与紫金山之间,辖黎阳县。宋天圣元年(癸亥,公元1023年)改安利军,治所迁至浮丘山西。宋熙宁三年(庚戌,公元1070年)废军,黎阳县属卫州。宋元佑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复置通利军,辖黎阳县。宋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军升为浚州,治所在浮丘山巅,辖黎阳县。金国皇统八年(戊子,公元1148年)改浚州为通州。金天德三年(辛卯,公元1151年)复名浚州。明朝洪武三年(庚戌,公元1370年)农历4月,降州为县,始称浚县,治所迁至浮丘山东北平坡。清朝顺治元年(甲申,)浚县属大名府,清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改属卫辉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3月,废府设道,浚县属河北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废道改行署。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改属第十三行署。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秋,浚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冀鲁豫边区行署。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民国浚县政府改属第四行署。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5月,浚县全境解放。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浚县民主政府改为浚县人民政府,属平原省安阳专区。1952年11月15日撤销平原省。12月1日,浚县改属河南省安阳专署。1958年4月18日,撤销安阳专区,浚县划归新乡专区。1961年12月19日,恢复安阳专属,浚县归安阳专署。1970年安阳专区改为安阳地区。1983年10月撤销安阳地区,改设安阳、濮阳两个市,浚县属安阳市。1986年1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浚县划归鹤壁市。1986年,浚县辖10乡1镇,即城关乡、善堂乡、王庄乡、屯子乡、白寺乡、钜桥乡、大赉店乡、卫贤乡、小河乡、新镇乡和城关镇。1992年4月24日,河南省民政厅批复,撤销善堂乡、大赉店乡,设立善堂镇、大赉店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原辖行政区域不变。1995年6月12日,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新镇乡、小河乡,设立新镇镇、小河镇。1997年7月15日,省政府批准,将浚县大赉店镇划入鹤壁市郊区。1997年12月29日,屯子乡撤乡建镇。1998年10月8日,钜桥乡撤乡建镇。2000年末,浚县辖六镇四乡,即城关镇、善堂镇、屯子镇、钜桥镇、新镇镇、小河镇和城关乡、王庄乡、白寺乡、卫贤乡。

平阳郡:亦称临汾郡。历史上的平阳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汉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与平阳县合并,设置为平阳郡,治所亦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其时辖地在今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境内为司州平阳郡,辖十县。西晋时期仍为平阳郡,辖十二县。西晋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刘渊自蒲子城(隰县)迁都平阳,称帝建汉,境内属之。东晋时先后属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时境内为东雍州,辖七郡二十县;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筑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因魏刑白马祭祀天地神灵筑城而名。北魏孝昌二年(丙午,公元526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阳故城(刘村);北魏建义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称晋州,移治自马城,与郡县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称平阳,是“邹鲁圣地”,为中国儒学发源地。夏王朝时期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时期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

谯国堂:以望立堂,亦称谯郡堂。

东阳堂:以望立堂。

襄阳堂:以望立堂。

平原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黎阳堂:以望立堂。

平阳堂:以望立堂。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江西之永修、山西之忻州及运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归“入声”部。初见於《姓苑》。《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据《姓觿》注云:“代北姓。后魏一那娄氏之后。望出谯郡。”

2、其注引邵思《姓解》云:“姓书无‘一’氏,今江西彭泽有之,当是‘乙’讹为‘一’。”《氏姓谱》一氏列有一炫宗、一洪、一善三人。炫宗,延川人,明正寿中任灵寿县丞;洪,赞皇知县。

二、

一姓分布:宋时江西彭泽有此姓。今安徽淮南有此姓。

一姓起源:代北姓,一那娄氏之后。由乙姓衍化而来。

一姓名人:

一炫宗,明时陕西延川人,正统中灵寿县丞。

郡望:谯郡。

姓氏源流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江西之永修、山西之忻州及运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归“入声”部。初见於《姓苑》。《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据《姓觿》注云:“代北姓。后魏一那娄氏之后。望出谯郡。”

2、其注引邵思《姓解》云:“姓书无‘一’氏,今江西彭泽有之,当是‘乙’讹为‘一’。”《氏姓谱》一氏列有一炫宗、一洪、一善三人。炫宗,延川人,明正寿中任灵寿县丞;洪,赞皇知县。

二、

一姓分布:宋时江西彭泽有此姓。今安徽淮南有此姓。

一姓起源:代北姓,一那娄氏之后。由乙姓衍化而来。

一姓名人:

一炫宗,明时陕西延川人,正统中灵寿县丞。

郡望:谯郡。

堂号

谯国郡:亦称谯国、谯郡。东汉朝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州),仍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一带地区。三国时期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的灵璧县、蒙城县、太和县、鹿邑县、永城县间一带地区。

东阳郡:即古缙州,后称婺州。西汉时期置郡,三国时期孙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再分会稽郡置东阳郡,郡治在今浙江省金华分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金华市一带。以郡在瀫水(今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东阳郡属扬州,领长山(今浙江金华婺城、金东、兰溪)、乌伤(今浙江义乌)、永康、吴宁(今浙江东阳)、丰安(今浙江浦江)、太末(今浙江龙游)、新安(今浙江衢州柯城、衢县)、定阳(今浙江常山)、平昌(今浙江遂昌)九县,治设长山。南朝梁绍泰二年(丙子,公元556年)置缙州,陈天嘉三年(壬午,公元562年)撤州,东阳郡改名金华郡,郡名金华自此始。隋朝开皇十三年(癸丑,公元593年)改置婺州。故城区有婺城之称,后历为州、路、府治和专署驻地。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东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东阳郡置婺州,并于信安县(今河南新安)分置衢州。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婺州为东阳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婺州,一直沿续到宋、元时期。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为婺州路,元朝至正十八年(辛巳,公元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名宁越府,元朝至正二十年(癸未,公元1283年)改为金华府。明朝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金华府领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故有“八婺”之称。

襄阳郡:东汉朝建安十三年(戊寅,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阳两郡各一部份置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宜城县、当阳县、远安县等一带,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晋朝时期入为荆州治所。南北朝时期梁国置为南雍州,西魏改为襄州。隋朝时期改为襄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高宗李渊平定王世充后,改为襄州,因原隋朝旧名而领襄阳、安养、汉南、义清、南漳、常平六县。州置山南道行台,统交、广、安、黄、寿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撤酂州,以阴城、谷城二县来属于。唐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罢行台为都督府,督襄、邓、唐、均、淅、重七州。唐朝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废重州,以荆山县来属于。唐朝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废都督府。唐朝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废鄀州,以率道、乐乡二县来属于。又撤常平入襄阳,撤阴城入谷城,撤南津入义清,撤汉南入率道。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襄阳郡。唐朝天宝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置防御使。唐朝乾元元年(甲午,公元874年)复为襄州。唐朝上元二年(乙亥,公元675年)置襄州节度使,领襄、邓、均、房、金、商等州,自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辖领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乐乡诸县。以后襄阳为历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平原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期的西汉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地。东汉以后,或为国,或为郡。北魏时期废黜。隋、唐两朝曾以山东德州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东省陵县。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黎阳郡:西汉高祖年间设黎阳县,属冀州魏郡,这是浚县设县之始,治所在大伾山东北。王莽时改名黎蒸,东汉恢复黎阳县名。东晋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晋太元十四年(己丑,公元389年)属黎阳郡,黎阳县属汲郡。北魏孝昌年间(公元523~528年)分汲郡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魏天平元年~武定八年(公元534~550年)间置黎州,辖黎阳郡。北齐废黎州,北周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复置黎州,辖黎阳郡。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黎州、黎阳郡并废,黎阳县属卫州。隋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置黎州,辖黎阳县。隋大业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废黎州,黎阳县属汲郡。唐朝武德二年(乙卯,公元619年)置黎州总管府,辖殷、卫、澶、洹四州。唐武德六年(癸未,公元623年)置总管府,黎州属相州都督府。唐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废黎州,黎阳县属卫州。宋朝端拱元年(戊子,公元988年),置通利军,治所在今大伾山与紫金山之间,辖黎阳县。宋天圣元年(癸亥,公元1023年)改安利军,治所迁至浮丘山西。宋熙宁三年(庚戌,公元1070年)废军,黎阳县属卫州。宋元佑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复置通利军,辖黎阳县。宋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军升为浚州,治所在浮丘山巅,辖黎阳县。金国皇统八年(戊子,公元1148年)改浚州为通州。金天德三年(辛卯,公元1151年)复名浚州。明朝洪武三年(庚戌,公元1370年)农历4月,降州为县,始称浚县,治所迁至浮丘山东北平坡。清朝顺治元年(甲申,)浚县属大名府,清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改属卫辉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3月,废府设道,浚县属河北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废道改行署。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改属第十三行署。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秋,浚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冀鲁豫边区行署。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民国浚县政府改属第四行署。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5月,浚县全境解放。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浚县民主政府改为浚县人民政府,属平原省安阳专区。1952年11月15日撤销平原省。12月1日,浚县改属河南省安阳专署。1958年4月18日,撤销安阳专区,浚县划归新乡专区。1961年12月19日,恢复安阳专属,浚县归安阳专署。1970年安阳专区改为安阳地区。1983年10月撤销安阳地区,改设安阳、濮阳两个市,浚县属安阳市。1986年1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浚县划归鹤壁市。1986年,浚县辖10乡1镇,即城关乡、善堂乡、王庄乡、屯子乡、白寺乡、钜桥乡、大赉店乡、卫贤乡、小河乡、新镇乡和城关镇。1992年4月24日,河南省民政厅批复,撤销善堂乡、大赉店乡,设立善堂镇、大赉店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原辖行政区域不变。1995年6月12日,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新镇乡、小河乡,设立新镇镇、小河镇。1997年7月15日,省政府批准,将浚县大赉店镇划入鹤壁市郊区。1997年12月29日,屯子乡撤乡建镇。1998年10月8日,钜桥乡撤乡建镇。2000年末,浚县辖六镇四乡,即城关镇、善堂镇、屯子镇、钜桥镇、新镇镇、小河镇和城关乡、王庄乡、白寺乡、卫贤乡。

平阳郡:亦称临汾郡。历史上的平阳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汉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与平阳县合并,设置为平阳郡,治所亦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其时辖地在今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境内为司州平阳郡,辖十县。西晋时期仍为平阳郡,辖十二县。西晋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刘渊自蒲子城(隰县)迁都平阳,称帝建汉,境内属之。东晋时先后属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时境内为东雍州,辖七郡二十县;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筑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因魏刑白马祭祀天地神灵筑城而名。北魏孝昌二年(丙午,公元526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阳故城(刘村);北魏建义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称晋州,移治自马城,与郡县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称平阳,是“邹鲁圣地”,为中国儒学发源地。夏王朝时期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时期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

谯国堂:以望立堂,亦称谯郡堂。

东阳堂:以望立堂。

襄阳堂:以望立堂。

平原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黎阳堂:以望立堂。

平阳堂:以望立堂。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江西之永修、山西之忻州及运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归“入声”部。初见於《姓苑》。《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据《姓觿》注云:“代北姓。后魏一那娄氏之后。望出谯郡。”

2、其注引邵思《姓解》云:“姓书无‘一’氏,今江西彭泽有之,当是‘乙’讹为‘一’。”《氏姓谱》一氏列有一炫宗、一洪、一善三人。炫宗,延川人,明正寿中任灵寿县丞;洪,赞皇知县。

二、

一姓分布:宋时江西彭泽有此姓。今安徽淮南有此姓。

一姓起源:代北姓,一那娄氏之后。由乙姓衍化而来。

一姓名人:

一炫宗,明时陕西延川人,正统中灵寿县丞。

郡望:谯郡。

[ 一 ]字的同笔画 - [ 1 ]

栏目导航

热门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