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èi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189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214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187 |
1995年 | 204 | 1987年 | 170 | 1982年 | 192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12 |
内容来源于:www.522266.xyz
卫姓主要源自:姬姓。
卫姓,卫满朝鲜国姓,出自周代王族,山东名门望族也。周文王第九个儿子,周武王的弟弟,被封在康地,称“康叔”,后来转封卫地,国都在殷商旧都朝歌。管理商朝的遗民。后来卫国又迁到今天的河南濮阳。卫国被秦所灭后,卫国贵族子孙便以国名“卫”或以康为氏。季子曾有名言曰:卫有君子,其国无故。”(卫国有很多君子,所以这个国家不会有大难!)
西汉汉武帝时期因为卫子夫皇后之故,卫氏满门显赫,先后卫子夫、卫青、卫宏、卫瓘左右朝政。
姓氏起源
卫姓起源一
卫(Wèi 衞)出自姬姓,来源于周文王的第九子康叔之后,以周国封地国名为氏。上古周文王的第九子康叔被封于卫(今河南省淇县),接管旧殷都朝歌七族的遗民,建立了卫国。到春秋战国时,卫国被秦国兼并。卫国公族子孙就以故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卫。据《辞源》记载:卫,古国名。周武王弟康叔封地。至懿公为狄所灭。戴公野处漕邑,文公又什居楚丘。秦始皇既统一。全国独置卫郡,为附庸。至二世元年废;卫,姓。周文王子康叔封于卫,子孙以国为氏。汉有丞相卫绾,见《元和姓篡》。
卫国灭亡之后,其公族子孙以及国民中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卫氏,世代相传至今。卫氏族人大多尊奉卫康叔(姬封)为得姓始祖。
卫姓起源二
源于鲜卑族,出自十六国时期鲜卑昌黎卫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后燕录》记载:晋朝时期,居于昌黎地区(今河南昌黎)鲜卑民族中有昌黎卫氏、渴烛浑氏部落,为鲜卑族的两支氏族部落,北魏王朝建立后,皆隶属于鲜卑拓拔部。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昌黎卫部随之进入中原,在北魏孝文帝进行的汉化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昌黎卫氏、渴烛浑氏皆汉化为单姓卫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卫姓起源三
汉成帝鸿嘉年赐侍者李平姓卫氏。
卫姓起源四
源于卫国公室,出自汉朝时期朝鲜半岛卫满朝鲜,属于以国名为氏。卫满朝鲜,亦称卫氏朝鲜,公元前195~前108年,是汉朝初期由故燕国流亡者卫满推翻了原朝鲜半岛上的箕子朝鲜自立的一个政权,是朝鲜半岛历史中最早得到考古及文献证明的国家。在战国时期,燕国在全盛时期势力曾一度进入朝鲜半岛,其地域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朝鲜就成了辽东郡以外的边界国家。据史籍《史记》的记载,汉朝初期,有一个名叫卫满的故燕国人,原来是燕王卢绾的属下。后燕王卢绾背叛汉朝,汉高祖刘邦率军镇压,卢绾亡命匈奴,卫满亦一同前往。后卫满带同千余名党徒进入朝鲜半岛地区。汉武帝之后,西汉在朝鲜半岛北部的郡县(比如汉四郡:临屯郡、真番郡、乐浪郡、玄菟郡)设置情况有所变化。汉昭帝刘弗陵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罢去临屯、真番二郡,并入乐浪、玄菟二郡。乐浪郡治所仍在今朝鲜平壤,管辖貊、沃沮等族;玄菟郡治所则初在夫租(今朝鲜咸兴),后因受貊所侵而迁往高句丽西北(今辽宁东部新宾地区),管辖高句丽、夫余等族。汉王朝在朝鲜北部地区进行郡县统治,客观上大大促进了汉与朝鲜半岛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汉朝先进文化在朝鲜汉朝郡县地区的传播。当时不仅有汉人官吏到朝鲜四郡去任职,更有很多富商大贾与农民前往经商、垦荒,史学家将这一时期朝鲜半岛的文化称作“乐浪文化”,其实也就是汉文化。
卫满朝鲜灭亡之后,有其王族后裔子孙内迁中原,以故国名称为姓氏,称卫氏,主要分布在河南与山西交界处的焦作地区,逐渐生息繁衍,世代相传至今。
卫姓起源五
源于女真族,出自明朝时期建州女真首领、建州卫官阿哈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阿哈出,完颜氏族成员,是明朝时期建州女真的第一任行政长官,原为女真胡里改(火儿阿)部首领。胡里改部,源出宋朝时期的女真族英雄完颜·胡里改(乌延·胡里改),曷懒路星显水人(今黑龙江牡丹江),公元1010~1170年,后为爱也窟(今黑龙江图们江一带)谋克,后授世袭河东南路婆朵火河(今山西汾阳河)谋克,其族逐渐来壮大为胡里改部。“胡里改”,就是金国东北部边境地区的总称,镇所在今黑龙江省的依兰市。北宋末期的公元十二世纪初,女真统领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民族各部,建立了强大一时的金国政权。以后,部分女真族人迁入中原,逐渐与汉族融合。留居在东北地区的部分女真族人,在元朝时期归合芝府水达达等路管辖,在明朝初期,被分称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三部分。
在火儿阿豆漫古论·阿哈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早在明朝中叶就汉化称卫氏,为满族汉姓卫氏之先。
卫姓起源六
源于满族,出自明、清时期巴佳尔氏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巴佳尔氏,亦称巴佳拉氏,满语为Bajara mongu或Pajala mongu,汉义“皇帝卫士”,出自金国时期宫廷侍卫军,成员大多为完颜氏族人。“巴佳尔”,实际上原是一种官职称谓,相当于明、清时期的“大内侍卫”,在元朝时期演变为一批由原金廷侍卫组成的部落名称,后成为该部落的族人姓氏。这是非常古老的老满洲部族之一,人数甚少,有四个小分支。
清朝中叶以后,巴佳尔氏大多冠汉姓为卫氏、富氏、巴氏等。
卫姓起源七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旺舒特部,属于以居邑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旺舒特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奉命迁驻中卫(今辽宁沈阳)。明朝中叶以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ngsut Hala,在明朝时期即已冠汉姓为卫氏。
⑵.蒙古族土默特氏,以部为氏,世居中卫(今辽宁沈阳)。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umot Hala。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卫氏。
⑶.蒙古族旺古尔沁氏,世居中卫(今辽宁沈阳)。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nggurcin Hala。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王氏,其中亦有部分族人以世居地名称为卫氏者。
卫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七十一位,人口约六十七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42%左右。
因此,卫姓出于姬姓,起源于河南。发展和演变:卫姓不仅仅是康叔的后代,古代少数民族鲜卑族在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候也有改姓“卫”的。卫姓从河南发祥 地向外发展,有一支逐步迁移到河东郡,发展成为望族,因此卫姓郡望河东。按,周文王第九个儿子,周武王的弟弟,被封在康地,称“康叔”,后来转封卫地,国都在殷商旧都朝歌。管理商朝的遗民。后来卫国又迁到今天的河南濮阳。卫国被秦所灭后,卫国贵族子孙便以国名“卫”为姓。因此,卫姓出于姬姓,起源于河南,望居河东郡(秦代初置。在今天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陈留郡(秦始皇置陈留县,汉代改置陈留郡。在今天河南省开封地区)。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
①指今整个山西省。
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
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
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
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
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
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
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陈留堂:以望立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亦称蒲坂堂、太原堂、并州堂、平阳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友顺堂:资料有待补充。
一部堂:资料有待补充。
光大堂:山西卫氏某派。
永世堂:安徽卫氏某派。
敦本堂:肥西卫氏一派。
鉴湖堂:安徽合肥南乡(万年埠)卫氏一派。(河东郡)
一、卫(衛)wèi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芷江、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彝、土家、布依、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周)文王第九子康叔封之国也,武王克商之后,以商馀民封纣子武庚禄父以奉先祀,武王又令其弟管叔、蔡叔相之,以和其民。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管、蔡疑周公,挟武庚禄父作乱。周公以王命伐之而以商之馀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之间故商墟。周公与康叔至相睦,故以其地封之。子孙以国为氏。”
2、《姓氏考略》据《后燕录》注云:“昌黎鲜卑有卫姓。”望出河东、陈留。汉代有卫子夫,武帝后妃;又有卫青,子夫弟;晋代有卫阶;唐代有卫伯玉,代宗时荆南节度使;明代有卫颖、卫靖。
卫姓古代名人
卫鞅战国(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卫绾西汉(?-前131年),代国人。他的主要活动是在汉景帝时期,历任中郎将、河间王太傅、太子太傅,御史大夫,并做过三年丞相。他寡言敦厚,谨守职守,是一位无为政治的奉行者。卫绾膂力过人,且有高超的御车之术,汉文帝做代王时,他就护驾于左右,文帝即位后,他随至京师汉文帝为郎官,不久升中郎将。谨慎小心,为文帝信任。至汉武帝即位,以不称职之名被罢免。死后,谥号哀侯。卫绾一生为官,位居显要,既无拾遗补阙之功,更谈不上兴利除弊之绩,只是默默无言,守道而已。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汉初黄老政治的一些具体情形。
卫子夫汉朝(?-前91年),名不详,字子夫。平阳人,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原是平阳侯曹寿和平阳公主的讴者,后汉武帝到访平阳公主家时临幸了她,并把她和卫青一同带入宫中。初封为夫人,元朔元年(前128年)生下刘据,被立为皇后,元狩元年(前122年)刘据被立为太子。征和三年(前90年),江充等人制造的巫蛊案牵连到太子,太子刘据被迫起兵反抗,兵败自杀,卫子夫因牵扯在内、不能自明而自杀。其时葬于桐柏(对着长乐未央宫),十八年后她的曾孙刘询登基为汉宣帝,当即以皇后礼重新厚葬她,追谥号曰“思”,建园置周卫。史称孝武卫思后。
卫青汉朝,字仲卿。河东郡平阳人。西汉武帝时期的将领本来姓郑,因为异父姐卫子夫在平阳公主家得到武帝的宠幸而冒姓卫,他曾先后七征匈奴,屡建战功,拜为大将军,封长平侯。元光六年,匈奴骑兵南侵上谷郡、今河北怀来)。汉武帝派遣四路军马同时出击,卫青一路,率军万骑,到达茏城,斩获七百人,封关内侯。元朔二年,匈奴集结大量兵力再次进犯汉朝上谷、渔阳,汉武帝派卫青率大军进攻久为匈奴盘踞的河南地。卫青等人引军北上,绕到敌人后方,击败匈奴的白羊王和楼烦王,收复了秦时蒙恬所辟的河南地,汉朝在这里设置了朔方郡和九原郡,建筑了朔方城。
卫宏东汉,诗人,先随九江谢曼卿学《毛诗》,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后随大司空杜林学《古文尚书》,作《训旨》。光武帝时,任议郎,又集西汉杂事,编有作《汉书旧仪》四篇,今有辑本。又著赋、颂、诔七首,皆传于世。由集西京杂事。卫宏能书,北魏王愔《古今文字志目》中卷列秦、汉、吴五十九人,中有卫宏。
卫瓘西晋(220-291),书法家。字伯玉河东安邑人。曾任三国魏镇东将军,西晋时任司空、太保等职,惠帝时被贾后所杀。出身书法世家,父卫觊长于书法。卫瓘擅长隶书、章草,师承张芝书法传统,自称得张芝之筋,风格流便秀美。其章草笔画去掉波势,见出今草端倪。无墨迹传世,北宋《淳化阁帖》收有他的刻帖《顿首州民帖》。
卫恒西晋(?-291),书法家。字巨山河东安邑人,卫瓘之子。曾任黄门侍郎,惠帝时与其父卫瓘一道为贾后所杀。出身书法世家,祖父卫觊、父亲卫瓘均是书法名家,受家庭熏陶,自幼喜爱书法,能传其家法,擅长草书、章草、隶及散隶等书体。无墨迹传世,仅北宋《淳化阁帖》收有草书二行。著《四体书势》,论述草、章草、隶、散隶四种书体的演变,并保存了一些书法史料。
卫铄西晋,字茂漪书法家。河东安邑人,卫瓘之女。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世所共推,而他们究竟师承何人?却不大有人注意,更很少有人知道。说来令人不敢置信,王氏父子的老师,竟然是一位出自卫家的女子。这位不大为人所知的才女,叫做卫铄,后人尊称为卫夫人。是东晋望族之一卫瓘的女儿,卫瓘在当时不但武功彪炳,而且写得一手好草书。卫夫人家学渊博,她所写的隶书与正书,更冠绝一时。曾有“粹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的时誉。《书断》一书,也特别推崇她的字说:“卫夫人隶书尤善规矩”。有这样好的老师,怪不得王氏父子的字会写得那样好了。
卫玠西晋(285-312),字叔宝小字虎,河东安邑人,卫瓘之孙。卫玠的死,至少有两种说法,都见于《世说新语》。一种是上面这则记载。说是卫玠刚渡江南来,见大将军王敦,因有谢鲲在坐,彻夜畅谈,结果累得一病不起。另一种说法是,卫玠南渡后到豫章,然后到下都,因为人长得极其漂亮,名气又大得吓人,所以“观者如堵墙”,大有狗仔队围攻的架式。由于不堪劳累,遂病而死。
卫泾南宋初(1159-1226),字清叔初号拙斋居士,晚号西园居士,江苏省昆山石浦人。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第一,为昆山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在朝廷为官,他曾向孝宗陈述不可苟安的政见。光宗初政,又请卧薪尝胆,毋忘故土。宁宗庆元三年被派往使金,归言金弱蒙强,“一弱国灭,一强敌生”,颇有政治家的远见,后南宋果为蒙元所灭。累官至中书舍人、资政殿大学士、参知政事。后因排挤,出知潭州。68岁病重辞仕,未几去世。理宗为辍朝一日,以示哀悼,特赠太师,追封秦国公,谥文节,又封吴郡开国公。
卫康叔周朝,姓姬名封。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周公旦把武庚所统治的殷朝遗民,封给康叔。定居,在黄河和淇水之间的商朝故都朝歌这个地方。周公旦担心康叔年纪大小,不足以胜任,乃作《康浩》、《酒浩》、《梓材》以示告诫,所以到了他的封国,很快就能安抚其人民,人民也非常的欢悦。后周成王拔举康叔为周司寇,赏赐宝贵的祭器给卫国,以彰显他的美德。
卫大经唐朝,蒲州解梁人。因有学问而远近闻名,不媚俗,经常闭门而谢绝与他人来往。他生来天资聪慧而有很高悟性,通晓天文历象,对天宇间的玄奥也有很深的研究和探索。后来寿终正寝,葬于解梁郊外。唐开元年间发大水,姜师度奉皇帝之命开凿无咸河,用以灌溉盐田。他拆除了很多房舍,铲平了很多坟丘,解梁的百姓都很不满。等挖到卫先生墓前,在向地下挖土时,发现一块石头,刻字为铭,那是当年卫先生留下的话。他写道:“姜师度,更移向南三五步。”修河工得此石后,便把这一情形禀报姜师度。姜师度对此事十分惊奇,他感叹良久,对左右的僚属们说:“卫先生真是奇才啊!”就立即命令修河工们改变河道走向,离开卫先生的墓地几十步远。
卫富益宋末元初,崇德人祖籍华亭,南宋著名学者。卫富益少有异质,识见高远,读书不务章句。尝学于金履祥、许谦学《易》,深为业师所器重。祥兴二年,张世杰兵败崖山,陆秀夫负帝投海,南宋灭亡.富益闻讯,日夜悲泣,设坛以祭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词极哀惨,观者无不坠泪。从此决意不仕,隐居石人泾,创白社书院讲学。著有《四书考证》、《性理集义》、《易说》、《读史篡要》、《耕读怡情录》等书传世。卒后门有谥正节先生。
卫哲治清朝,雍正乾隆年间人,祖籍河南怀庆府济源县(现河南济源市玉泉办事处人),工部尚书,名列清史稿列传九十六。生于1702年,卒于1756年。为官三十年,以兴修水利、赈灾诸多,深受人民敬仰爱戴。著有《淮安府志》
卫培鼎清朝,乾隆年间,泺口历城王炉庄人,赴贵州省任都匀南笼知府,在即12年。深得当地百姓赞誉,告老还乡,回原籍携三子文渊阁大学士卫克钧,迁居长清县孟官庄修张氏庙安家,后为卫家楼。其后人在此安居乐业。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
①指今整个山西省。
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
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
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
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
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
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
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陈留堂:以望立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亦称蒲坂堂、太原堂、并州堂、平阳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友顺堂:资料有待补充。
一部堂:资料有待补充。
光大堂:山西卫氏某派。
永世堂:安徽卫氏某派。
敦本堂:肥西卫氏一派。
鉴湖堂:安徽合肥南乡(万年埠)卫氏一派。(河东郡)
一、卫(衛)wèi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芷江、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彝、土家、布依、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周)文王第九子康叔封之国也,武王克商之后,以商馀民封纣子武庚禄父以奉先祀,武王又令其弟管叔、蔡叔相之,以和其民。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管、蔡疑周公,挟武庚禄父作乱。周公以王命伐之而以商之馀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之间故商墟。周公与康叔至相睦,故以其地封之。子孙以国为氏。”
2、《姓氏考略》据《后燕录》注云:“昌黎鲜卑有卫姓。”望出河东、陈留。汉代有卫子夫,武帝后妃;又有卫青,子夫弟;晋代有卫阶;唐代有卫伯玉,代宗时荆南节度使;明代有卫颖、卫靖。
一、卫(衛)wèi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芷江、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彝、土家、布依、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周)文王第九子康叔封之国也,武王克商之后,以商馀民封纣子武庚禄父以奉先祀,武王又令其弟管叔、蔡叔相之,以和其民。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管、蔡疑周公,挟武庚禄父作乱。周公以王命伐之而以商之馀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之间故商墟。周公与康叔至相睦,故以其地封之。子孙以国为氏。”
2、《姓氏考略》据《后燕录》注云:“昌黎鲜卑有卫姓。”望出河东、陈留。汉代有卫子夫,武帝后妃;又有卫青,子夫弟;晋代有卫阶;唐代有卫伯玉,代宗时荆南节度使;明代有卫颖、卫靖。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
①指今整个山西省。
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
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
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
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
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
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
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陈留堂:以望立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亦称蒲坂堂、太原堂、并州堂、平阳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友顺堂:资料有待补充。
一部堂:资料有待补充。
光大堂:山西卫氏某派。
永世堂:安徽卫氏某派。
敦本堂:肥西卫氏一派。
鉴湖堂:安徽合肥南乡(万年埠)卫氏一派。(河东郡)
一、卫(衛)wèi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芷江、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彝、土家、布依、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周)文王第九子康叔封之国也,武王克商之后,以商馀民封纣子武庚禄父以奉先祀,武王又令其弟管叔、蔡叔相之,以和其民。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管、蔡疑周公,挟武庚禄父作乱。周公以王命伐之而以商之馀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之间故商墟。周公与康叔至相睦,故以其地封之。子孙以国为氏。”
2、《姓氏考略》据《后燕录》注云:“昌黎鲜卑有卫姓。”望出河东、陈留。汉代有卫子夫,武帝后妃;又有卫青,子夫弟;晋代有卫阶;唐代有卫伯玉,代宗时荆南节度使;明代有卫颖、卫靖。
其他姓氏
[ 卫 ]字的同音字 - [ w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