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ūn,duì ]
读音:dūn,duì
拼音:dun,dui
简繁:敦
五笔:YBTY
五行:火
部外:暂无
五笔:YBTY
笔画:12画
吉凶:吉
仓颉:YDOK
结构:左右
郑码:SJYM
四角:08440
区位:2256
统一码:6566
异体字:墩,憞,㪟,?,?,?,?,?,?,?
英汉互译:esteem,honest,candid,sincere
笔顺:点、横、竖、横折、横、横撇/横钩、竖钩、提、撇、横、撇、捺
笔顺演示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884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内容来源于:www.522266.xyz
敦姓主要源自:姬姓、嬴姓。
敦姓起源一
源于盘古氏,出自上古第一帝盘古氏,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据史籍《三五历记》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在史籍《五运历年记》中亦记载:“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髡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玉,精髓为珠石,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盘古氏,又称混沌氏、浑敦氏,为上古第一帝。在典籍《庄子》中记载:“南海之帝为脩,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脩、忽乃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脩与忽欲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中所描述“浑沌”,即浑敦,又曰混沌,字虽有异,但字音相同,这是古汉语中常见的凡字音相同,字即可以互假通用的现象。浑敦氏在历史上又称“帝江”和“帝鸿氏”。在史籍《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毕沅释曰:“江读如鸿”。在史籍《春秋传》中也记载: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匿,天下谓之浑敦是此”。显然,《庄子》中的寓言主要来源于上述历史文化背景,而并非其虚构,因此浑敦氏所建的中央之国亦应存在。盘古氏所建的中央之国,简称为“中国”,立于天山汤谷,有学者考证其在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藏语译之为“高原上的山”。随着盘古氏族在历史上的迁徙脚步,“天山”一名亦随之移植于各地,古代时期的唐古拉山、昆仑山、祁连山、仲山、中山、钟山、汤山、唐山、景山、常山、恒山、齐山、我山、殷山、阴山、白山、长白山、嵩山、商山、太山、泰山、华山等山,在许多史籍中皆被称作“天山”,因此,这些山皆有“中央”之意,而以这些山名为国名的王国或王朝,皆为中央王国或中央王朝。
在盘古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称号为姓氏者,称浑敦氏、或混沌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后有省文简化为浑氏、混氏、敦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敦姓起源二
源于大敦氏,出自上古帝王大敦氏,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据史籍《三五历记》记载:盘古氏时代距今已有一万八千年。但中华民族的文字历史亦不过六千余年而已,如何证明盘古氏并非虚构的历史人物,只有从祭拜梁父的天子帝王人数入手。在史籍《历代小史》中,收录了自天皇氏统摄天下以来的历代帝王名录,到周武王共有六十三位帝王,依顺序而有天下,其中第十八位为大敦氏。大敦氏,始见于著名的“盘古王表”。据四川省盐亭县天垣地区远古传说,那里不但是古西陵氏的发祥地,出了黄帝元妃嫘祖,而且还是盘古王的故乡。
公元前2090年,大禹受帝尧之命领导治水,来到北川他出生地附近的西陵氏发祥地之一的梓潼县,指挥民工间伐西陵氏第一代国君文昌封地内梓潼山上的高大樟梓林,准备造舟,借便运送他曾在家乡发现的治水需要的天然类水泥“息壤”。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紧急任务,但伐木队伍遭到文昌后人中顽童主的百般阻拦,在万般无奈之下,大禹只得下令诛杀了梓潼顽主。
治水成功之后的公元前2070年,大禹接替舜帝登上帝王之位,但他十分思念家乡西陵氏人民曾经作出过的巨大牺牲和贡献,因此在公元前2045年,大禹亲自来到盘古王的诞生之地天垣盘垭村,在盘母石旁立下一方经他多年考证的王表龟碑,记下了从盘古到他自己四千多年间中华帝王的更代情况,即后人称的“盘古王表”。
在大敦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称号为姓氏者,称大敦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后省文简化为大氏、敦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本书按:
从天垣流传的“盘古王表”帝王世系:
1.五方区系时期(约公元前8000~前6390年):
东、南、西、北、中,五方都有分布的原始社会。
2.法天法地时期(约公元前6390~前6210年):
盘古→天皇→地皇→人皇→五龙纪→摄提纪→合雒纪→连通纪→叙命纪。
3.叩向自身时期(约公元前6210~前5770年):
巨灵氏→句疆氏→谯明氏→涿光氏→钩陈氏→黄神氏→巨神氏→犁灵氏→大隗氏→鬼隗氏→掩兹氏→泰逢氏→冉相氏→盖盈氏→大敦氏→云阳氏→巫常氏→泰壹氏→空桑氏→神民氏→倚帝氏→次民氏。
4.重铸烟火时期(约公元前5770~前4070年):
辰放氏(共四代)→蜀山氏(共六代)→虺傀氏(共六代)→儿遽氏→希韦氏(共四代)→有巢氏(共两代)→燧人氏(共四代)→庸成氏(共八代)。
5.立足山海时期(约公元前5070~前4170年):
浑沌氏(共有七代)→葛天氏(共有四代)→女娲氏→伏羲氏→赫胥氏→东户氏(共有十七代)→皇覃氏(共有七代)→启统氏(共有三代)→吉夷氏(共有四代)。
6.城邦之美时期(约公元前4170~前3150年):
仓帝史皇氏→柏皇氏(共有二十代)→中皇氏(共有四代)→大庭炎帝氏(共有五代)→粟陆氏(共有五代)→昆仑氏(共有十一代)→西陵氏(共有五代:文昌、夸父、歧伯、金二伯、嫘祖)。
7.跃起中原时期(约公元前3150~2230年):
轩辕氏(共有三代)→祝融氏(共有两代)→昊英氏(共有九代)→古皇有巢氏(共有七代)→朱襄氏(共有三代)→阴康氏(共有三代)→无怀氏(共有六代)→神农氏(共有八代)。
8.大同王土时期(约公元前2230~前2070年):
黄帝有熊氏(共有三代)→颛顼→帝喾→尧→舜。
9.夏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070~前1600年):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癸。
敦姓起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之子姞之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传说,黄帝有四妃,生二十五子,黄帝赐与儿子们十二个姓,为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姞、嬛、依。
在这十二个姓氏中的姞姓之子,后有裔孙被封于敦丘(今河南温县),其后代中即有人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称敦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敦姓起源四
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大夫史敦,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秦国在君主秦文公执政时期(公元前765年~前716年在位),属下有个大夫,字史敦。在史敦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字为姓氏者,称敦氏,世代相传至今。
敦姓起源五
源于鲜卑族,出自古鲜卑族拓拔部丘敦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执政时期(公元466~470年在位),他将国人分成七份,赐与自己的兄弟,其中以次弟拓跋·豆真析为丘敦氏,领所属国人。
丘敦氏,在史籍《庾子山集》中称为丘乃敦氏,到了北魏孝文帝拓拔·宏执政时期,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丘敦氏多改为丘氏,亦有称敦氏者。
敦姓起源六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拔部长孙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史籍《宋书·索虏传》中,记载有一位著名的北平公,名叫“拔敦”,即史籍《魏书》中记载的北平王长孙敦。长孙氏,主要是北魏献文帝第三兄拓跋·嵩之后,世为贵族,拓跋·嵩的长孙拓跋·敦就是其中的一个世袭王,史书称其为长孙敦。拓跋·敦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农历12月因“坐事降爵为公”,因坐何事,史籍中位详述。不过,到了北魏文成帝拓跋·浚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农历12月,北魏文成帝又“复北平公长孙敦王爵”。拓跋·敦一直到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皇兴五年(北魏献文帝拓跋·宏延兴元年,公元471年)农历4月逝世,据说是鲜卑拓拔氏皇族中的长寿者。
在拓跋·敦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排行为姓氏者,形成了鲜卑族的长孙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孙氏者;还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敦氏,后皆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敦姓起源七
源于中亚安国,出自唐朝时期昭武九姓之安国国王别顿之王后可敦,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安国,在今布哈拉地区,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南部泽拉夫尚河和卡什卡河流域,即穆斯林文献中所称的粟特境内,当时其地区还有东安国、西安国、毕国、史国、石国等。唐高宗李治显庆时期,安国之地为大唐附属,唐高宗设置安息州,任命安国国王为刺史。安国国王别顿逝世后,其王后可敦在公元七世纪下半叶多次率领国内军民抗击大食国的入侵。
在唐中宗李显景龙三~四年(公元709~710年),可敦之子、安国国王笃萨波提曾一度被篡位,后由大食国哈里发(国王)埃米尔屈底波·伊本·穆斯利姆重立笃萨波提为国王。但在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七年(公元719年),笃萨波提试图反抗大食国的控制,曾向唐朝上表乞师以抗大食,结果被大食国人所杀,其子屈底波即位。屈底波即位后,亦图反抗大食国,曾遣使来唐朝,结果在唐天宝九年(公元751年)又被大食人所杀,其子阿悉兰在位七年,也被大食国哈里发下令杀死,然后其兄弟在位七年,于唐德宗李适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还是被大食国哈里发杀死,安国遂灭亡。
安国王后可敦家族在国王笃萨波被大食国人所杀后,迁逃至中原地区,被唐玄宗安置在唐都长安地区(今陕西西安),后取汉姓为敦氏,世代相传至今。
敦姓起源八
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族察哈尔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①蒙古族察哈尔部落有哈斯额尔敦氏,汉义为“宝玉”,其族人中有以氏族名称取谐音汉字单姓者,称敦氏。
②蒙古族鄂尔敦氏,世居敖汉地区(今内蒙古敖汉旗)。后满族中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Erdun Hala,汉义为“风”。后有冠汉字姓为敦氏、凤氏、杜氏者。
③蒙古族章佳氏,亦称张佳氏、张家氏、斋佳氏,以地为氏,世居扎鲁特、归化城、土默特。所冠汉姓有敦氏、张氏、尹氏、章氏等。
敦姓起源九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鄂通氏,亦称鄂屯氏,源出金国时期的奥敦氏部落,或称奥屯氏,满语为Etung Hala,汉义“强盛”,为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鄂通(今黑龙江鹤岗东梧桐河流域),隶属满洲正白旗。后多冠汉姓为敦氏、曹氏、鄂氏、杜氏等。其敦氏出自著名的金国礼部尚书奥敦良弼的后裔子孙。
②满族索齐哷氏,亦称索齐礼氏、索齐勒氏,满语为Soceri Hala,世居吉林乌拉(今吉林吉林),后多冠汉姓为敦氏、索氏、齐氏等。
③满族图尔敦氏,满语为Turdun Hala,世居墨尔根城(今黑龙江嫩江),后多冠汉姓为敦氏、图氏、杜氏等。
④满族温屯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族“通用三十姓”之一的温敦氏部落,金国时期亦为温敦氏,满语为Wentun Hala,为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乌拉(今吉林长春)。后多冠汉姓为敦氏、温氏、空氏、孔氏等。
⑤满族德敦氏,满语为Dedun Hala,汉义“站”,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敦氏、杜氏、邓氏等。
⑥满族章佳氏,亦称张佳氏、张家氏、斋佳氏,以地为氏,满语为Janggiya Hala,是蒙古族、锡伯族共有的姓氏。满族、锡伯族世居章佳(今辽宁本溪)、长白山俄穆和都鲁(今吉林敦化)、费雅郎阿(今辽宁新宾旧老城,亦称费阿拉)、马尔墩(今吉林新宾上夹河镇)、宜汉阿拉(今辽宁新宾)、辉发(今辽宁朝阳)等地。所冠汉姓有敦氏、张氏、尹氏、章氏、车氏、英氏、宁氏等。其敦氏出自章佳·阿克敦,满洲正蓝旗人,清康熙四十年进士,累官至翰林院掌院学士,协办大学士,兼署步军统领、左都御史,充国史馆总裁,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敦氏。
敦姓起源十
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锡伯族章佳氏,亦称张佳氏、张家氏、斋佳氏,以地为氏,锡伯语亦为Janggiya Hala。世居章佳(今辽宁本溪)、长白山俄穆和都鲁(今吉林敦化)、费雅郎阿(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旧老城,亦称费阿拉)、马尔墩(今吉林新宾上夹河镇)、宜汉阿拉(今辽宁新宾)、辉发(今辽宁朝阳)等地。所冠汉姓有敦氏、张氏、章氏、英氏、宁氏等。
敦姓起源十一
源于鄂温克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鄂温克族图克敦氏,亦称涂格敦氏,世居扎罗木得(今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辉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辉河)、墨尔根城(今黑龙江嫩江)、阿尔本(今吉林松源)等地。后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ukdun Hala,汉义为“在秃山脚下住的人”,后多冠汉姓为敦氏、图氏、杜氏、克氏等。
敦姓起源十二
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达斡尔族图克敦氏,亦称涂格敦氏,世居扎罗木得(今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辉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辉河)、墨尔根城(今黑龙江嫩江)、阿尔本(今吉林松源)等地。达斡尔语为“住在山脚下的人”,后多冠汉姓为敦氏、杜氏、柯氏等。
敦氏总人口数量比较稀少,但却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九百四十五位,以河南、洛阳为郡望。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洛阳:亦称洛阳郡。战国时期秦国的秦襄王置洛阳县,该县以在洛水之阳而名,属于三川郡。西汉时期为河南郡治。东汉时期建为都城。三国的曹魏及后来的西晋、北魏、五代后唐皆建都于此,南北朝时期东魏置郡,故城辖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两朝,洛阳故城辖地达今韩国汉城市以西九公里处,大周王朝的武则天曾以洛阳为都城达十四年。由于新莽、唐朝、五代后粱、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国也都以洛阳为陪都,故而多称洛阳为“六朝古都”。
怀孟路:怀孟路在唐朝时期称怀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的沁阳、焦作等六市县一带地区。宋朝宝祐五年(丁巳,大蒙古国蒙哥汗七年,公元1257年)曾改称怀孟路,元朝延祐六年(己未,公元1319年)改称怀庆路,元延祐七年(庚申,公元1320年)又改为怀孟路总管府。元太宗时期该府立十路课税使,元世祖中统元年(庚申,公元1260年)又立十路宣抚司,每路所辖郡县甚广,尚沿袭宋朝、金国之旧制。
付逯城:亦称河内县、沁阳县。夏王朝时期为覃怀地,属冀州。商王朝时期为鄂侯国,属畿内。西周时期为邘国地,又为雍国之西境;春秋时期为周地、郑地,后又为晋国之野王邑,再后为楚国所占。战国时期为魏国之地,后又属韩国,再后为卫国。秦朝时期为河内郡所辖的野王邑。汉朝时期置野王县,后析为武德、波二县。晋朝时期废黜,恢复野王县,郡治由怀移至此县。隋朝时期改为河内县,因在黄河北。唐朝时期析为太行、忠义、紫陵三县,旋复合为河内县,为怀州治所。宋朝时期析置武德县,不久复并入河内县,属河北西路怀州。金国时期为南怀州治。元朝时期属怀孟路,后改为怀庆路。明朝时期属怀庆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存县,改为沁阳县,因在沁河之北,故名。沁阳县先后属河南省豫北道、河北道及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以后,改属平原省新乡专区,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销,改属河南省新乡专区,1986年改属焦作市。1989年9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沁阳县,设立沁阳市。沁阳市直属于河南省,由焦作市代管。
河南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怀孟堂:以望立堂。
付逯堂:以望立堂。
一、敦dū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景县、辛集、获鹿,山东之鱼台,黑龙江之嫩江县,山西之太原、长治,广西之荔浦,云南之陇川、邱北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引《陈留风俗传》云:“敦氏,姞姓之后。”
2、《续通志·氏族略·补遗》注曰:“秦史敦之后。”则以名为氏。
二、敦
敦姓分布:河南卫辉、江西兴国、安徽淮南、浙江余姚、台湾桃园、彰化、山西广灵、辽宁沈阳、河北获鹿、望都、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敦姓起源:
1、系自姞姓。黄帝裔孙封于敦,后灭于郑,子孙以为氏。
2、史敦之后。史敦系秦文公时人。
3、清时满洲人姓。
敦姓名人:
敦昌,汉时弘农人。敦铎,明时滁州人,保定推官。
郡望:陈留。
敦姓古代名人
敦洽春秋,(生卒年待考),著名卫国极丑之女。春秋时期,卫国有一极丑之女,因其敦厚和合,与人无仇,故名敦洽。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洛阳:亦称洛阳郡。战国时期秦国的秦襄王置洛阳县,该县以在洛水之阳而名,属于三川郡。西汉时期为河南郡治。东汉时期建为都城。三国的曹魏及后来的西晋、北魏、五代后唐皆建都于此,南北朝时期东魏置郡,故城辖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两朝,洛阳故城辖地达今韩国汉城市以西九公里处,大周王朝的武则天曾以洛阳为都城达十四年。由于新莽、唐朝、五代后粱、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国也都以洛阳为陪都,故而多称洛阳为“六朝古都”。
怀孟路:怀孟路在唐朝时期称怀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的沁阳、焦作等六市县一带地区。宋朝宝祐五年(丁巳,大蒙古国蒙哥汗七年,公元1257年)曾改称怀孟路,元朝延祐六年(己未,公元1319年)改称怀庆路,元延祐七年(庚申,公元1320年)又改为怀孟路总管府。元太宗时期该府立十路课税使,元世祖中统元年(庚申,公元1260年)又立十路宣抚司,每路所辖郡县甚广,尚沿袭宋朝、金国之旧制。
付逯城:亦称河内县、沁阳县。夏王朝时期为覃怀地,属冀州。商王朝时期为鄂侯国,属畿内。西周时期为邘国地,又为雍国之西境;春秋时期为周地、郑地,后又为晋国之野王邑,再后为楚国所占。战国时期为魏国之地,后又属韩国,再后为卫国。秦朝时期为河内郡所辖的野王邑。汉朝时期置野王县,后析为武德、波二县。晋朝时期废黜,恢复野王县,郡治由怀移至此县。隋朝时期改为河内县,因在黄河北。唐朝时期析为太行、忠义、紫陵三县,旋复合为河内县,为怀州治所。宋朝时期析置武德县,不久复并入河内县,属河北西路怀州。金国时期为南怀州治。元朝时期属怀孟路,后改为怀庆路。明朝时期属怀庆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存县,改为沁阳县,因在沁河之北,故名。沁阳县先后属河南省豫北道、河北道及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以后,改属平原省新乡专区,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销,改属河南省新乡专区,1986年改属焦作市。1989年9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沁阳县,设立沁阳市。沁阳市直属于河南省,由焦作市代管。
河南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怀孟堂:以望立堂。
付逯堂:以望立堂。
一、敦dū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景县、辛集、获鹿,山东之鱼台,黑龙江之嫩江县,山西之太原、长治,广西之荔浦,云南之陇川、邱北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引《陈留风俗传》云:“敦氏,姞姓之后。”
2、《续通志·氏族略·补遗》注曰:“秦史敦之后。”则以名为氏。
二、敦
敦姓分布:河南卫辉、江西兴国、安徽淮南、浙江余姚、台湾桃园、彰化、山西广灵、辽宁沈阳、河北获鹿、望都、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敦姓起源:
1、系自姞姓。黄帝裔孙封于敦,后灭于郑,子孙以为氏。
2、史敦之后。史敦系秦文公时人。
3、清时满洲人姓。
敦姓名人:
敦昌,汉时弘农人。敦铎,明时滁州人,保定推官。
郡望:陈留。
一、敦dū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景县、辛集、获鹿,山东之鱼台,黑龙江之嫩江县,山西之太原、长治,广西之荔浦,云南之陇川、邱北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引《陈留风俗传》云:“敦氏,姞姓之后。”
2、《续通志·氏族略·补遗》注曰:“秦史敦之后。”则以名为氏。
二、敦
敦姓分布:河南卫辉、江西兴国、安徽淮南、浙江余姚、台湾桃园、彰化、山西广灵、辽宁沈阳、河北获鹿、望都、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敦姓起源:
1、系自姞姓。黄帝裔孙封于敦,后灭于郑,子孙以为氏。
2、史敦之后。史敦系秦文公时人。
3、清时满洲人姓。
敦姓名人:
敦昌,汉时弘农人。敦铎,明时滁州人,保定推官。
郡望:陈留。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洛阳:亦称洛阳郡。战国时期秦国的秦襄王置洛阳县,该县以在洛水之阳而名,属于三川郡。西汉时期为河南郡治。东汉时期建为都城。三国的曹魏及后来的西晋、北魏、五代后唐皆建都于此,南北朝时期东魏置郡,故城辖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两朝,洛阳故城辖地达今韩国汉城市以西九公里处,大周王朝的武则天曾以洛阳为都城达十四年。由于新莽、唐朝、五代后粱、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国也都以洛阳为陪都,故而多称洛阳为“六朝古都”。
怀孟路:怀孟路在唐朝时期称怀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的沁阳、焦作等六市县一带地区。宋朝宝祐五年(丁巳,大蒙古国蒙哥汗七年,公元1257年)曾改称怀孟路,元朝延祐六年(己未,公元1319年)改称怀庆路,元延祐七年(庚申,公元1320年)又改为怀孟路总管府。元太宗时期该府立十路课税使,元世祖中统元年(庚申,公元1260年)又立十路宣抚司,每路所辖郡县甚广,尚沿袭宋朝、金国之旧制。
付逯城:亦称河内县、沁阳县。夏王朝时期为覃怀地,属冀州。商王朝时期为鄂侯国,属畿内。西周时期为邘国地,又为雍国之西境;春秋时期为周地、郑地,后又为晋国之野王邑,再后为楚国所占。战国时期为魏国之地,后又属韩国,再后为卫国。秦朝时期为河内郡所辖的野王邑。汉朝时期置野王县,后析为武德、波二县。晋朝时期废黜,恢复野王县,郡治由怀移至此县。隋朝时期改为河内县,因在黄河北。唐朝时期析为太行、忠义、紫陵三县,旋复合为河内县,为怀州治所。宋朝时期析置武德县,不久复并入河内县,属河北西路怀州。金国时期为南怀州治。元朝时期属怀孟路,后改为怀庆路。明朝时期属怀庆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存县,改为沁阳县,因在沁河之北,故名。沁阳县先后属河南省豫北道、河北道及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以后,改属平原省新乡专区,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销,改属河南省新乡专区,1986年改属焦作市。1989年9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沁阳县,设立沁阳市。沁阳市直属于河南省,由焦作市代管。
河南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怀孟堂:以望立堂。
付逯堂:以望立堂。
一、敦dū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景县、辛集、获鹿,山东之鱼台,黑龙江之嫩江县,山西之太原、长治,广西之荔浦,云南之陇川、邱北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引《陈留风俗传》云:“敦氏,姞姓之后。”
2、《续通志·氏族略·补遗》注曰:“秦史敦之后。”则以名为氏。
二、敦
敦姓分布:河南卫辉、江西兴国、安徽淮南、浙江余姚、台湾桃园、彰化、山西广灵、辽宁沈阳、河北获鹿、望都、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敦姓起源:
1、系自姞姓。黄帝裔孙封于敦,后灭于郑,子孙以为氏。
2、史敦之后。史敦系秦文公时人。
3、清时满洲人姓。
敦姓名人:
敦昌,汉时弘农人。敦铎,明时滁州人,保定推官。
郡望:陈留。
其他姓氏
[ 敦 ]的同部首字 - [ 攵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