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姓

[ bìng,bīng ]

读音:bìng,bīng

拼音:bing,bing

简繁:并

五笔:UAJ

五行:水

部外:暂无

五笔:UAJ

笔画:6画

吉凶:暂无

仓颉:TT

结构:上下

郑码:UAE

四角:80441

区位:1802

统一码:5E76

异体字:?,幷,竮,?,並,併,竝,?

英汉互译:combine,annex,also,what's more

笔顺:点、撇、横、横、撇、竖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2508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522266.xyz

起源

并姓主要源自:嬴姓。

并姓并姓起源一

相传,大禹治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正定县和山西省大同市、太原市一带地区。至东周时期,晋定公姬午十二年(公元前499年),晋过上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於建筑晋阳城,为太原第一座古城。晋定公周敬王姬丐二十三年(晋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7年)启用晋阳城(今太原城),并指称其为并州之治,以后遂称并州为太原地区。

后来,居于晋阳城之晋国住民中,有以其居地别称为姓氏者,称并氏,世代相传至今。

并姓并姓起源二

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十三州之一并州,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设置有十三州,并州为十三州之一,辖地包括今内蒙古、山西大部、河北北部,东汉时期并入冀州。三国曹魏国复置并州,其地在今山西汾水中游地区。

居于并州地区的住民中,有以其州称为姓氏者,称并氏,世代相传至今。

并姓并姓起源三

源于嬴姓,出自汉朝时期大司马逯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逯,是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秦国一个邑名,时有大夫被封食采于逯邑(今山西永和),于是其子孙就以邑为氏,称逯氏。到西汉末期,有蒙乡侯逯并。西汉孺子婴居摄三年(公元8年),王莽篡汉后建立新朝,廷下大司马孔永认为王莽为事无常,遂辞职,逯并继任为大司马。新朝于凤元年(公元14年),在王莽推行新政改革,即更改地方官制和政区建制的过程中,大司马逯并被免职。

新朝地皇四年(西汉更始元年,公元23年),绿林起义军拥立刘氏宗亲刘玄称帝,年号定为“更始”,就是历史上的更始帝。这使王莽的新朝政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为了冲走这个不好消息带来的晦气,王莽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为了显示自己没有老,他还特意将自己的胡子染成了黑色。但这丝毫不能挽救王莽的败亡命运。当年的农历6月,王莽派出的军队和起义军在昆阳交战,结果王莽军全军覆没。起义军乘胜直捣长安。农历10月1日,义军攻进了长安的宣平门。王莽被城内响应义军的一名商人杜吴杀死。

王莽政权败亡后,更始帝刘玄大肆屠戮新朝官吏,逯并因在新朝中任过重职,全族遂避难逃亡,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并氏。

并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多以广平、南阳为郡望,主要分布在今安徽省的淮北市一带。

广平郡:汉景帝刘启中元元年(壬辰,公元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是由邯郸郡分置,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区,后改为广平国。东汉时期废其郡并入巨鹿郡。三国时期曹魏明帝曹睿太和元年(丁未,公元227年)复置广平郡,辖境有所扩大。广平郡在隋朝文帝杨坚开皇初年(壬寅,公元582年)被废黜。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戊戌,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秦朝时期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的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广平堂:以望立堂。

南阳堂:以望立堂。

一、(並)bìng

《姓氏词典》引《姓谱》收载其注此音。其注云:“系竝姓分族。”。姑兼收。

二、

并姓分布:大陆有此姓。

并姓起源:战国时赵侯支庶食采于并邑(故城在今山西太原),后因氏,见《姓考》。亦见《姓苑》。

并姓名人:

并韶,南北朝梁武帝时交趾人,富于词藻,诣选求官,吏部尚书蔡樽,以并姓无前贤,除广阳门郎,韶耻之,还乡与李贲为乱。

郡望:南越。

变化:一作〔並〕。

三、(並)

并姓起源:见《姓苑》。

历史名人

郡望

广平郡:汉景帝刘启中元元年(壬辰,公元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是由邯郸郡分置,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区,后改为广平国。东汉时期废其郡并入巨鹿郡。三国时期曹魏明帝曹睿太和元年(丁未,公元227年)复置广平郡,辖境有所扩大。广平郡在隋朝文帝杨坚开皇初年(壬寅,公元582年)被废黜。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戊戌,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秦朝时期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的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广平堂:以望立堂。

南阳堂:以望立堂。

一、(並)bìng

《姓氏词典》引《姓谱》收载其注此音。其注云:“系竝姓分族。”。姑兼收。

二、

并姓分布:大陆有此姓。

并姓起源:战国时赵侯支庶食采于并邑(故城在今山西太原),后因氏,见《姓考》。亦见《姓苑》。

并姓名人:

并韶,南北朝梁武帝时交趾人,富于词藻,诣选求官,吏部尚书蔡樽,以并姓无前贤,除广阳门郎,韶耻之,还乡与李贲为乱。

郡望:南越。

变化:一作〔並〕。

三、(並)

并姓起源:见《姓苑》。

姓氏源流

一、(並)bìng

《姓氏词典》引《姓谱》收载其注此音。其注云:“系竝姓分族。”。姑兼收。

二、

并姓分布:大陆有此姓。

并姓起源:战国时赵侯支庶食采于并邑(故城在今山西太原),后因氏,见《姓考》。亦见《姓苑》。

并姓名人:

并韶,南北朝梁武帝时交趾人,富于词藻,诣选求官,吏部尚书蔡樽,以并姓无前贤,除广阳门郎,韶耻之,还乡与李贲为乱。

郡望:南越。

变化:一作〔並〕。

三、(並)

并姓起源:见《姓苑》。

堂号

广平郡:汉景帝刘启中元元年(壬辰,公元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是由邯郸郡分置,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区,后改为广平国。东汉时期废其郡并入巨鹿郡。三国时期曹魏明帝曹睿太和元年(丁未,公元227年)复置广平郡,辖境有所扩大。广平郡在隋朝文帝杨坚开皇初年(壬寅,公元582年)被废黜。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戊戌,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秦朝时期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的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广平堂:以望立堂。

南阳堂:以望立堂。

一、(並)bìng

《姓氏词典》引《姓谱》收载其注此音。其注云:“系竝姓分族。”。姑兼收。

二、

并姓分布:大陆有此姓。

并姓起源:战国时赵侯支庶食采于并邑(故城在今山西太原),后因氏,见《姓考》。亦见《姓苑》。

并姓名人:

并韶,南北朝梁武帝时交趾人,富于词藻,诣选求官,吏部尚书蔡樽,以并姓无前贤,除广阳门郎,韶耻之,还乡与李贲为乱。

郡望:南越。

变化:一作〔並〕。

三、(並)

并姓起源:见《姓苑》。

[ 并 ]字的同音字 - [ bing,bing ]

[ 并 ]的同部首字 - [ 丷 ]

栏目导航

热门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