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ān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123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114 |
2013年 | 112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110 |
1995年 | 121 | 1987年 | 109 | 1982年 | 134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90 |
北宋 | 79 |
内容来源于:www.522266.xyz
安姓起源源流
安姓起源一
出自华夏族原有姓氏。秦朝时有安期生,亦称安期,人称千岁翁,安丘先生。琅琊人,师从河上公,黄老道家哲学传人,方仙道的创始人。是秦汉期间燕、齐方士活动的代表人物。
安姓起源二
西亚安息国(古帕提亚帝国,今伊朗),其王族后代皆以国名为姓氏,称安帕提亚氏。到了汉朝时期,汉武帝刘彻派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抵达安息国以后,中国与安息国开始有了往来。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时,他不愿当国王而向往佛学,想当僧人,于是就将王位让给叔父,自己出家为僧。东汉桓帝刘志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清来洛阳宣传佛教,随后便定居了下来。
在安清的后裔子孙、以及当时随同太子安清一同入汉的侍从随员们,皆以原国名的汉译名称为姓氏,称安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安氏正宗。有相当一部分安氏族人多尊奉安清为得姓始祖。
安姓起源三
源于昭武九姓,出自唐朝时期中西亚的昭武九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唐朝时期有外邦“昭武九姓”,以原国名“安国”为氏留居中原,后省文简化为安氏。
在唐朝时期“安史之乱”中的祸首安禄山,原为康氏,是中西亚的“昭武九姓”中康国人的后裔,后随继父姓冒姓为安氏,其后代遂以安为姓氏,称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旧五代史》卷一二三《安叔千传》载:“安叔千,沙陀三部落之种也。父怀盛,事唐武皇,以骁勇闻。”《新五代史》卷五一《安从进传》载:“安从进,沙陀振武索葛部人也。祖、父皆事唐为骑将。”(注:《新五代史》卷4《庄宗纪》注)沙陀、萨葛、安庆三部落。而萨葛索葛,亦即粟特之不同音译。粟特为中亚古国,所谓昭武九姓多指的就是粟特人,作为昭武九姓之一的安国,粟特人。安叔千、安从进其先世仍为中西亚安国人。洛阳为东汉、魏、晋、北魏首都,因此从东汉以来,包括安息国和安国在内东迁到中原的胡人侍子和商贾,纷纷涌向这里。《洛阳伽蓝记》卷三记载了北魏时期洛阳城内胡商云集的盛况:“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汉朝时的东罗马),百国千城,莫不款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是为附化之民,万有余家。”此“百国千城”的“商胡贩客”,当然包括安息和安国的商人在内。唐代安姓胡人中,有不少占籍河南。如前面提到的安师、高宗时处士安静为河南洛阳人;处士安神俨为河南新安人等等。而一些籍贯为他地的安姓胡人,也有许多卒于或葬于洛阳,如前面提到的安怀,高宗时陪戎都尉安度,玄宗时祁州祁山府果毅安思节等。这说明他们生活或活动的地方已经主要在洛阳了。《通志》所云“望出”河内(洛阳)的安姓,不知是否指的是安姓胡人。
安姓起源四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安迟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吐谷浑部中有安迟氏族。
北魏王朝建立后,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迁都洛阳后实施全面汉化改革措施,将其改为汉姓安氏,其后代多称安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安姓起源五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钦定八旗通志·烈女传》中记载:
⑴.满族额勒赫氏,满语为Elhe Hala,汉义“平安、康泰”,世居绥分(今黑龙江东宁)、爱珲(今黑龙江黑河爱珲)、黑龙江沿岸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安氏。蒙古族族中原有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化为满族姓氏后,其后均改汉字单姓为安氏。
⑵.满族昂刚氏,亦称昂冈氏,满语为Aangang Hala,为满族脱谱姓氏之一,世居乌兰塔塔尔(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一带(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安氏,少数为汉姓刚氏、冈氏。
安姓起源六
源于回族,出自唐朝时期由西域阿拉伯地区来中国传播伊斯兰教的嘎宛思,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安氏是中国回族的古老姓氏之一,为回族著姓。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时期,有从西域阿拉伯地区来中国传播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嘎宛思,后留居中原,因其名首音与王、安、万音相谐,故其后裔子孙便依汉俗改为汉姓王氏、安氏、万氏。另外,安息国人(今伊朗)安腓汗之子安附国,于唐贞观初年(公元627年)率部族五千余人来华定居,被唐太宗安置在维州(今四川茂县),后被授封左右卫大将军、定襄郡公,其子孙后代皆以原国名之谐音汉字称汉姓为安氏。
明朝时期来中国的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岛)东王巴都噶·叭喀刺的第三子巴都噶·安都鲁,其后裔融入回族后,也取汉姓为安氏,现其家族主要在山东德州、天津两地繁衍。
安姓起源七
源于奚族,出自唐朝时期奚族人,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唐朝时期,有回鹘民族、奚族人,之中有人以“安”为汉姓留居中原地区,并逐渐融合到汉族之中,世代相传至今。
安姓起源八
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成吉思汗六弟别勒古台后裔诸部改汉姓安为氏。明朝时期,有前元朝蒙古族人孟格、达色等族人归附大明政府,其后皆被明太祖朱元璋赐汉姓为安氏,意为“安分守己”,其后代子孙以汉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安姓起源九
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明、清两朝时期,在西南地区生息的彝族中有沙玛氏、村密氏、吉巴氏等众多部落,后在中央王朝政府推行的改土归流运动中,均流改汉姓为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安姓起源十
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志》记载:达斡尔族阿尔丹氏,世居黑龙江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rdan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达斡尔族阿尔丹氏多改汉姓为安氏。
安姓起源十一
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锡伯族安佳氏,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锡伯族,世居普塞屯村(今辽宁大连庄河)。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ngiya Hala。
清朝中叶以后,锡伯族、满族安佳氏多改汉姓为安氏。
安姓起源十二
源于外夷,出自清朝时期沙俄侵略军俄罗斯族、哥萨克族战俘,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从公元十七世纪中叶起,沙俄殖民者先后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长达数十年之久,入侵范围遍及黑龙江的上、中、下游。沙俄侵略者在黑龙江两岸强筑城寨村屯,抢劫村庄,勒索毛皮,捕捉人质,奸淫妇女,虐杀居民,策动当地头人归顺沙皇俄国。中国政府多次向沙俄提出抗议,要求停止对中国东北边疆的侵略并引渡逃人,沙俄根本不予置理。为了保境安民,康熙大帝爱新觉罗·玄烨在平定了“三藩之乱”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国东北边防的措施。这些俄罗斯“旗人”,后来由康熙大帝赐其姓氏皆为安氏,意为“安卫大清”,押留中国,禁止返俄。这批战俘人数为一百二十九人,其后代遂以安为氏,后逐渐融入汉族、满族,世代相传至今。
安姓起源十三
朝鲜族(中国、韩国、朝鲜)安氏:本姓李氏,始祖李瑗中国人。唐宪宗元和二年丁亥 东入於高丽松岳山下,有三子:长子名枝春、次子名叶春、三子名花春,新罗景文王四年,甲申倭乱,三兄弟平乱,故赐姓安氏。李枝春改名安邦俊,封竹山君;李叶春改名安邦杰,封广州君;李花春改名安邦侠,封广州君。朝鲜族(中国、韩国、朝鲜)安氏的祖先本古代中国人。
安姓姓氏渊源
一、出自华夏族原有姓氏。秦朝时有安期生,一名安期,人称千岁翁,安丘先生。琅琊人,师从河上公,是秦汉期间燕、齐方士活动的代表人物,黄老哲学与方仙道文化的传人。
二、出自他姓或赐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为安姓者;唐时安禄山由康姓改为安姓;明朝时有元人孟格、达色等被赐姓安;另有唐时回鹘人、奚人,明清彝族沙骂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数民族中安佳氏、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众多别姓改为安姓者。
三、以国名为氏。汉代有安息国王子入华改姓。唐代西亚、中亚有“昭武九姓”之一,隋唐时期,祁连山北邵武城(今甘肃省临泽县)有康国,后为匈奴击败,迁回至中亚(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一带),建立了安,曹,何,康,石,米,史,火寻,戊地等九个小国。唐高宗永徽年间,「昭武九姓」先后归附内地,其中有汉字音译为“安”的安氏。
以其原“安国”国名首字为氏。
安息国河南安氏家族家谱部分图片:河南柘城安庙家谱族谱
四、出自满族改汉姓而来的安姓。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在渤海国时即有此姓。改为安姓的满族固有姓包括:安佳氏、额勒赫氏、纳喇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五、山东日照安姓起源一说最早源于云南,有正规记载是在明洪武年间(村立碑文),长支孀居夫人携子孙自山西迁至日照安家村,安家村的安氏族谱是从二世开始,次支男性长者携子孙自迁至江苏。
二说是相传明洪武年间,长支孀居夫人携子孙自江苏东海迁至日照安家村,次支男性长者携子孙自江苏东海迁至云南景洪。
安姓迁徙分布
西亚安息国的安姓自入居中原后,安姓发展史上三大郡望:凉州、姑臧、武陵郡皆出此二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北方战乱频繁,烽烟四起,中原士族大举南迁,安姓也不外其列。由于湖南所处地理位置属较安定地带,故南迁安姓,多出甘肃支脉。此期,北方安姓虽笼罩于战火的阴影中,却也有发展。三国曹魏有安同,辽东人,太武帝时进爵高阳公,曾以高官佐辅曹家王室,晚年又大兴寺塔,其族大支多,甚为兴旺。北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姓安,居于河南洛阳,后渐与汉族安姓融合,不分彼此。唐代以后,安姓日渐活跃,名人不断涌现。唐代有安禄山,为居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县)的杂胡人,本康姓,安姓中加入了胡人的血脉。
《唐书 列传 安禄山传》:“安禄山,营州柳城杂种胡人也,本无姓氏,名轧荦山。突厥呼斗战为轧荦山,遂以名之。在突厥中,将军安波至兄延偃妻其母。开元初,与将军安道买男俱逃出突厥中。道买次男贞节为岚州别驾,收获之。年十余岁,以与其兄及延偃相携而出,感愧之,约与思顺等并为兄弟,冒姓为安。及长,解六蕃语,为互市牙郎. ”后安禄山叛乱遭镇压。宋元时期,金兵入主中原和蒙古军队南下,致使北方再度处于混乱状态,由此,中原人士大举南下,安姓族人也多携家南徙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明清时期江苏无锡、金匮多安姓。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安姓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安徽、浙江等地。清代有闽、粤沿海之地安姓渡海入台。今日安姓尤以河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安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另安徽、河南二省也多安姓,上述三省安姓约占全国汉族安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一。安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九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五。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申桥乡安氏如:安庙村、胡襄乡安庄寨村,河南泌阳安氏比较多有安庄十个有余,比如官庄的安庄,大安庄,小安庄。羊册的上安、下安、安吴等等。
安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七十九位,当代百家姓排名列第一百一十多位,人口约一百七十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4%左右。其中山东(日照、临沂、青岛胶南和烟台地区)、山西、河北、安徽、辽宁五省占据了安姓大多数。
古代
安息国的安姓自古代入居中原后,分居于河南洛阳、甘肃民勤和武威、湖南溆浦和常德等地,其中尤以甘肃、湖南二省安姓繁衍迅速,后安姓发展史上三大郡望:凉州、姑臧、武陵郡皆出此二地。
先秦时期,安姓很少为人所知。进入东汉以后,安姓主要活动在中原和河西走廊地区。唐朝,是安姓发展比较快的时期,但因安禄山之乱,河南一带的安姓改了其他姓氏,人口有所减少。
宋朝时期,安姓大约有1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9%,排在第九十位。安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约占全国安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山西、河南、河北四省,约占全国安姓总人口的74%,其次分布于陕西、山东、广西、甘肃、浙江、福建。全国形成了以四川I和豫、冀、晋为中心的安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安姓人口急剧减少,大约有8万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9%,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贵州和山西两省,约占全国安姓人口的40%。贵州为安姓第一大省,占安姓人口的21%。其次分布于河北、江苏、四川、陕西、山东、河南,这六省的安姓又集中了51%。宋、元、明期间,安姓人口减少很多,其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人口主要由北方向西南和东南迁移。全国形成以川贵、晋冀豫为中心的安姓聚集地。
当代
当代汉族安姓的人口一百七十万,为全国第一百一十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4%。自宋朝至今1000年间,安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态势。安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安徽、山东、辽宁四省,大约占全国安姓总人口的45%,其次分布于河南、黑龙江、山西、甘肃、陕西、贵州,这六省的安姓又集中了37%。河北为安姓第一大省,占安姓总人口的13%。全国形成了以渤海湾地区为中心,向西抵甘肃和向南达安徽的延伸形、高比率安姓分布带。安姓分布很广,但在人群中分布不均衡。安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京津冀、晋陕宁、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四川北段、贵州北部、豫鲁大部、湖北西北、安徽北部、江苏西北、内蒙古大部、黑吉辽,安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0.2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6%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2.4%,该地区居住了大约69%的安姓人群。在内蒙古东北部、山东南部、河南南部、东部(商丘柘城一带)湖北大部、皖苏中部、云南、川贵桂大部、重庆、湖南西部、新疆西北,安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2%一0.24%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4%,该地区居住了大约23%的安姓人群。
凉州:为汉武帝刘彻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期改置为州,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辖地在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古各一部。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到姑臧(今甘肃武威),辖河西地区。凉州曾一度属于吐蕃(今新疆)。五代时期的西夏为设西凉府。元朝时期亦为西凉州。明朝时期置为凉州卫。清朝雍正时期改置凉州府,辖武威及其周围数县。民国时期废府为县。
姑臧:治所在今甘肃省武威市。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的政治、军事重镇。先后为前凉、后凉都城,南凉、北凉也曾一度都于此地。故址在今甘肃武威市。原名盖臧,为匈奴所筑,后音讹为姑臧。城呈龙形,故又名“卧龙城”。西汉建姑臧县,隶武威郡。东汉时为武威郡治所。由于汉、羌、匈奴多种民族杂居,又地处中西交通要道,使它很快成为河西富邑。三国曹魏时置凉州,以姑臧为治所,这是姑臧为凉州州治之始。西晋永宁元年(辛酉,公元301年)张轨为凉州刺史,设州治于姑臧。西晋亡,即为前凉都城,于原城之外增筑四城,人文荟萃,经济繁盛。东晋太元年(丙子,公元376年)前秦攻灭前凉,置凉州刺史镇姑臧,豪右七千余户被徙往关中。东晋太元十年(乙酉,公元385年)吕光据此地称凉州刺史,次年建后凉,立国都于姑臧。晋义熙二年(丙午,公元406年)曾被后秦主姚兴任命为凉州刺史的南凉王秃发□檀进驻姑臧,晋义熙四年(戊申,公元408年)将南凉都城由乐都迁此。不久,北凉王沮渠蒙逊以步骑三万攻克姑臧,又于晋义熙八年(壬子,公元412年)将北凉国都由张掖迁此,并在城南天梯山大造佛像。宋元嘉十六年(己卯,公元439年)北凉降于北魏,魏收姑臧城内户口二十余万,改姑臧县为林中县,仍为武威郡治。此后,姑臧城便以武威城名称世。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土人士避难西入凉州,姑臧成为保留汉族文化的重要据点,同时又是佛学东传的要地。后凉时,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在此地讲经,大兴佛教。北凉时,沮渠蒙逊尊西域僧人昙无谶为国师,在此译出《大般涅槃经》等十几部经典。
武陵郡:即湖南省常德市。常德历史悠久,公元前三十万年,常德地区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春秋末期楚、汉之际,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末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涉),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一带地区,包括汲县。魏文帝黄初年中,河内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县)改属冀州(今河北冀县),四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郡。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阳)、原武、阳武三县。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鄄县)陈留国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四县,属兖州东郡的有燕。西晋时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隋朝时期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两朝的河内郡即怀州。元朝时期设为怀庆路。明、清两朝为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县。
一、安ān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广东之高要,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马关、陇川、河口等地有分布。汉、鲜、回、藏、壮、满、傣、彝、蒙古、傈僳、布伦、裕固、锡伯、达斡尔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注云:“出自姬姓。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后入中国,以安为姓。”郑樵亦云:“安息王入侍,遂为汉人,故其族出凉州。”(按:《姓氏词典》将“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断作“……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故将其源分作二:或“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姬姓,系黄帝孙安的后代”;或“以国名为姓氏。古代安息人或安国人来中国留居不归者,以安为姓。”)(2)《魏书·官氏志》载:“安迟氏改为安氏。”此当出自鲜卑族。
3、或为康姓所改。《唐书》载:安禄山本姓康,冒姓安。“出自营州柳城胡人。”
4、藏族有“安温”氏,本部落名,以部为姓,省易为“安”。
5、明赐元人姓名:孟格,安汝敬;达色,安汝坚;牟尼沙克,安思谦。
6、山东德州之北营村有安姓,本苏禄国(今菲律宾)人,清雍正九年(1731年)正式入中国籍,因其信奉伊斯兰教,遂与当地回民融为一体。
7、为清代满族安德氏所改。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8、现行傣族姓氏,今云南之孟连有分布,本非姓氏,乃姊妹排行第三个女儿之意。傣族女性在未有子女前,名字的构成为“排列+名”。三女为“安”,故为“安×”。遂有人依汉族姓名构成习俗称姓“安”。
9、裕固族有“天下头目都姓安”之说。为安帐文所改,安帐乃氏族名,或取其首音谐“安”而为单姓。
10、为达斡尔族“阿尔丹”氏所改,“阿尔丹”氏族名(哈拉),以之为姓。或取其首音谐‘安’而为单姓。
二、安
安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5%,为中国人口最多的120个姓之一。尤以河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安姓人口25%。安徽、河南等省亦多此姓。上述3省安姓约占全国汉族安姓人口51%。
安姓起源:
1、古帝皋陶封于安(故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因以为氏,见《姓源》。
2、汉时西域安息国(在今阿富汗北部布哈拉地区)遣王子世高入中国,居洛阳,遂留中国,以国为氏。晋魏间迁安定,后徙辽东姑臧,又徙武威,隋时居凉州。又,相传黄帝之子昌意之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故系出姬姓。此说系伪托。
3、河南安氏,系北魏时安迟氏所改,见《魏书·官氏志》。今本无此条,疑安迟为安息之异译。
4、柳城安氏,源出突厥胡,本姓康,唐时有名轧荦山者,其母阿史德氏,为突厥巫师,轧荦山随母嫁虏将安延偃,唐开元初延偃携其归国,轧荦山遂冒姓安,名禄山,后为唐河东节度使,叛唐潜称燕。
5、唐时回鹘人有安姓。
6、唐末五代时沙陀人有安姓,见《旧五代史》。
7、五代十国时后唐吐谷浑人有安氏,见《新五代史》。
8、唐时奚人有安氏,见《通鉴》。
9、明时赐元人孟格、达色等姓安。
10、明清时云南寻甸军民府土知府、马龙州土知州、沾益州土知州、乌撒军民府(今贵州威宁府)土知州、永善县桧溪阿兴土千户等均姓安,为彝族。又,彝族沙骂氏、村密氏、吉巴氏等汉姓均为安。今彝族多安姓(105、130)
安姓名人:
安成,汉时太守。
郡望:姑臧、河内、武威。
变化:唐时李抱玉本姓安,耻与安禄山同姓,改姓李氏,见《唐书》。
安姓古代名人
安清东汉,字世高。安息国太子。原来他已经继承了王位,但为了能回到中原来,就将王位让给他的叔叔,出家为憎,信奉佛教。精通梵语,念经修行。
安德裕宋朝,己巳科状元,著有文集四十卷,《宋史本传》传于世。
安期生秦汉,琅琊人,相传曾跟从河上丈人学仙术,常在海上卖药,当时人称他为“千岁翁”。
安民宋朝,宋代陕西长安人,著名石匠,当时著名的石碑,皆出其手。其品格高尚、不畏权贵,时颁蔡京所书《元党籍碑》于各州县,安民刻碑毕才知蔡京乃当朝奸臣,遂拒刻“安民刻石”四字,拒收百两酬金,为人称颂。
安熙元朝,藁城人,性淡雅,喜垂钓,著有《默庵集》五卷。
安大嵬明朝,云梦人,性雅,不慕功名,博学好古,精纬候。
安昶清朝,清江苏金匮人,喜临摹古帖,尤善草书。
安汝俭(1931-),1931年生,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高级调究员兼高调员,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同会艺术委员,紫云名土碑林特聘顾问。
安迪光(1929-),1929年生,江苏兴化人。笔名旭初、晓笛、若素、江海涛等。诗人,楹联家。1944年参加革命,从事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经济工作。
安鸿渐北宋,北宋初年洛阳人。晚年为教坊判官。
安同曹魏,辽东人,在官明察,长于校练,家法修整,时人赞其有济世之才。
安金藏唐朝,长安人,为太常寺乐工。时太子李旦被人诬告谋反,武后下令查处此事,金藏为洗脱太子罪名,当众引佩刀自剖其胸,肠出,并言“愿剖心以明皇嗣不反”。武后感动,不疑李旦。
安禄山唐朝(703—757),营州柳城,杂胡人,原名轧荦山,本姓康。后更名禄山。他懂蕃语,身体魁伟,骁勇善战,被幽州节度使张守养以为子,后升任平卢兵马使、营州都督等职。
安重荣五代,五代时朔州人,初任后晋成德军节度使,后石敬瑭降契丹,自称儿皇帝,重荣以此为辱,遂起兵声讨石敬瑭,次年因战败而身亡。其子安德裕从小被其部下秦习所收养,喜好读书,博贯文史,精《礼》、《传》,后于宋开宝初年中进士,官至睦州知州,有文集四十卷。
安寿宋朝,字厚卿,宋进士第,调蔡州亲察推官,至太常丞,秘阁校理检正中书,修起居,元丰初使高丽,加左谏议大夫,迁龙图阁直学士,改户部尚书,六年同知枢密院,元佑二年进知院事,拜亲文殿大学士,授光禄大夫,传戴宋史,元佑党人碑,名列政大臣,挥麈前录称公,在政府父尚康宁,且具庆焉,宋史载父曰华封光禄大夫,年九十余岁,子扶,给事中,殉靖康难。是为江苏安氏。
安俊宋朝,宋代名将,字智周,太原人。官至陵川防御史,人称长髯太保。久在边地,羌人识之。知环州,种世衡得俘虏,问
安天乐元末明初,元至汉元年辛酉二月十二日午时生,世系本源江西省吉安府太和县吉水版籍鹅劲大丘,于明洪武初年来宾庆邵邑,旦落南门数年,转住城东关外张家冲,殁葬张家冲。
安伸明朝,淄川人,明代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少卿。著有《柱史草》等。
安盘明朝,明代嘉定州人,官至兵科给事中,嘉靖初,以争大礼廷杖除名。著有《颐山诗话》二卷。
安传明朝,明代淄川人,万历年间中举,累迁刑部郎中,出知卫辉府。著《蛩音集》。
安希范明朝,江苏无锡人,明万历年间进士,授礼部主事。
安维峻清朝,甘肃省秦安人,清光绪年间进士,授编修。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上疏痛斥李鸿章挟外洋以自重,投降卖国,中外臣民无不切齿痛恨。因言冒慈椿而被革职。后隐居柏崖,闭门著书。
安鸿勋清朝,清江苏金匮人,官训导,善行草书。
安文钦清末,陕西绥德人,清末秀才,抗战时期积极与八路军合作,建国后,历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被称为“陕西四老”之一。著有《满腹牢骚记》。
安冠英1941年1月生,男,北京人。民建会员
安姓近代名人
安德海清末,清末宦官,直隶南皮人。他在八九岁时净身,进宫后在咸丰帝身边为御前太监。
安哲原名安丰铎,字建亭,山东省日照县安家村人,1925年8月,在邓恩铭的倡导下,安哲组织在济南的日照籍学生,成立了党的外围组织“少年日照学会”。1926年春,由丁君羊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凉州:为汉武帝刘彻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期改置为州,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辖地在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古各一部。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到姑臧(今甘肃武威),辖河西地区。凉州曾一度属于吐蕃(今新疆)。五代时期的西夏为设西凉府。元朝时期亦为西凉州。明朝时期置为凉州卫。清朝雍正时期改置凉州府,辖武威及其周围数县。民国时期废府为县。
姑臧:治所在今甘肃省武威市。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的政治、军事重镇。先后为前凉、后凉都城,南凉、北凉也曾一度都于此地。故址在今甘肃武威市。原名盖臧,为匈奴所筑,后音讹为姑臧。城呈龙形,故又名“卧龙城”。西汉建姑臧县,隶武威郡。东汉时为武威郡治所。由于汉、羌、匈奴多种民族杂居,又地处中西交通要道,使它很快成为河西富邑。三国曹魏时置凉州,以姑臧为治所,这是姑臧为凉州州治之始。西晋永宁元年(辛酉,公元301年)张轨为凉州刺史,设州治于姑臧。西晋亡,即为前凉都城,于原城之外增筑四城,人文荟萃,经济繁盛。东晋太元年(丙子,公元376年)前秦攻灭前凉,置凉州刺史镇姑臧,豪右七千余户被徙往关中。东晋太元十年(乙酉,公元385年)吕光据此地称凉州刺史,次年建后凉,立国都于姑臧。晋义熙二年(丙午,公元406年)曾被后秦主姚兴任命为凉州刺史的南凉王秃发□檀进驻姑臧,晋义熙四年(戊申,公元408年)将南凉都城由乐都迁此。不久,北凉王沮渠蒙逊以步骑三万攻克姑臧,又于晋义熙八年(壬子,公元412年)将北凉国都由张掖迁此,并在城南天梯山大造佛像。宋元嘉十六年(己卯,公元439年)北凉降于北魏,魏收姑臧城内户口二十余万,改姑臧县为林中县,仍为武威郡治。此后,姑臧城便以武威城名称世。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土人士避难西入凉州,姑臧成为保留汉族文化的重要据点,同时又是佛学东传的要地。后凉时,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在此地讲经,大兴佛教。北凉时,沮渠蒙逊尊西域僧人昙无谶为国师,在此译出《大般涅槃经》等十几部经典。
武陵郡:即湖南省常德市。常德历史悠久,公元前三十万年,常德地区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春秋末期楚、汉之际,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末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涉),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一带地区,包括汲县。魏文帝黄初年中,河内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县)改属冀州(今河北冀县),四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郡。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阳)、原武、阳武三县。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鄄县)陈留国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四县,属兖州东郡的有燕。西晋时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隋朝时期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两朝的河内郡即怀州。元朝时期设为怀庆路。明、清两朝为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县。
一、安ān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广东之高要,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马关、陇川、河口等地有分布。汉、鲜、回、藏、壮、满、傣、彝、蒙古、傈僳、布伦、裕固、锡伯、达斡尔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注云:“出自姬姓。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后入中国,以安为姓。”郑樵亦云:“安息王入侍,遂为汉人,故其族出凉州。”(按:《姓氏词典》将“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断作“……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故将其源分作二:或“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姬姓,系黄帝孙安的后代”;或“以国名为姓氏。古代安息人或安国人来中国留居不归者,以安为姓。”)(2)《魏书·官氏志》载:“安迟氏改为安氏。”此当出自鲜卑族。
3、或为康姓所改。《唐书》载:安禄山本姓康,冒姓安。“出自营州柳城胡人。”
4、藏族有“安温”氏,本部落名,以部为姓,省易为“安”。
5、明赐元人姓名:孟格,安汝敬;达色,安汝坚;牟尼沙克,安思谦。
6、山东德州之北营村有安姓,本苏禄国(今菲律宾)人,清雍正九年(1731年)正式入中国籍,因其信奉伊斯兰教,遂与当地回民融为一体。
7、为清代满族安德氏所改。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8、现行傣族姓氏,今云南之孟连有分布,本非姓氏,乃姊妹排行第三个女儿之意。傣族女性在未有子女前,名字的构成为“排列+名”。三女为“安”,故为“安×”。遂有人依汉族姓名构成习俗称姓“安”。
9、裕固族有“天下头目都姓安”之说。为安帐文所改,安帐乃氏族名,或取其首音谐“安”而为单姓。
10、为达斡尔族“阿尔丹”氏所改,“阿尔丹”氏族名(哈拉),以之为姓。或取其首音谐‘安’而为单姓。
二、安
安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5%,为中国人口最多的120个姓之一。尤以河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安姓人口25%。安徽、河南等省亦多此姓。上述3省安姓约占全国汉族安姓人口51%。
安姓起源:
1、古帝皋陶封于安(故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因以为氏,见《姓源》。
2、汉时西域安息国(在今阿富汗北部布哈拉地区)遣王子世高入中国,居洛阳,遂留中国,以国为氏。晋魏间迁安定,后徙辽东姑臧,又徙武威,隋时居凉州。又,相传黄帝之子昌意之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故系出姬姓。此说系伪托。
3、河南安氏,系北魏时安迟氏所改,见《魏书·官氏志》。今本无此条,疑安迟为安息之异译。
4、柳城安氏,源出突厥胡,本姓康,唐时有名轧荦山者,其母阿史德氏,为突厥巫师,轧荦山随母嫁虏将安延偃,唐开元初延偃携其归国,轧荦山遂冒姓安,名禄山,后为唐河东节度使,叛唐潜称燕。
5、唐时回鹘人有安姓。
6、唐末五代时沙陀人有安姓,见《旧五代史》。
7、五代十国时后唐吐谷浑人有安氏,见《新五代史》。
8、唐时奚人有安氏,见《通鉴》。
9、明时赐元人孟格、达色等姓安。
10、明清时云南寻甸军民府土知府、马龙州土知州、沾益州土知州、乌撒军民府(今贵州威宁府)土知州、永善县桧溪阿兴土千户等均姓安,为彝族。又,彝族沙骂氏、村密氏、吉巴氏等汉姓均为安。今彝族多安姓(105、130)
安姓名人:
安成,汉时太守。
郡望:姑臧、河内、武威。
变化:唐时李抱玉本姓安,耻与安禄山同姓,改姓李氏,见《唐书》。
一、安ān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广东之高要,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马关、陇川、河口等地有分布。汉、鲜、回、藏、壮、满、傣、彝、蒙古、傈僳、布伦、裕固、锡伯、达斡尔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注云:“出自姬姓。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后入中国,以安为姓。”郑樵亦云:“安息王入侍,遂为汉人,故其族出凉州。”(按:《姓氏词典》将“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断作“……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故将其源分作二:或“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姬姓,系黄帝孙安的后代”;或“以国名为姓氏。古代安息人或安国人来中国留居不归者,以安为姓。”)(2)《魏书·官氏志》载:“安迟氏改为安氏。”此当出自鲜卑族。
3、或为康姓所改。《唐书》载:安禄山本姓康,冒姓安。“出自营州柳城胡人。”
4、藏族有“安温”氏,本部落名,以部为姓,省易为“安”。
5、明赐元人姓名:孟格,安汝敬;达色,安汝坚;牟尼沙克,安思谦。
6、山东德州之北营村有安姓,本苏禄国(今菲律宾)人,清雍正九年(1731年)正式入中国籍,因其信奉伊斯兰教,遂与当地回民融为一体。
7、为清代满族安德氏所改。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8、现行傣族姓氏,今云南之孟连有分布,本非姓氏,乃姊妹排行第三个女儿之意。傣族女性在未有子女前,名字的构成为“排列+名”。三女为“安”,故为“安×”。遂有人依汉族姓名构成习俗称姓“安”。
9、裕固族有“天下头目都姓安”之说。为安帐文所改,安帐乃氏族名,或取其首音谐“安”而为单姓。
10、为达斡尔族“阿尔丹”氏所改,“阿尔丹”氏族名(哈拉),以之为姓。或取其首音谐‘安’而为单姓。
二、安
安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5%,为中国人口最多的120个姓之一。尤以河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安姓人口25%。安徽、河南等省亦多此姓。上述3省安姓约占全国汉族安姓人口51%。
安姓起源:
1、古帝皋陶封于安(故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因以为氏,见《姓源》。
2、汉时西域安息国(在今阿富汗北部布哈拉地区)遣王子世高入中国,居洛阳,遂留中国,以国为氏。晋魏间迁安定,后徙辽东姑臧,又徙武威,隋时居凉州。又,相传黄帝之子昌意之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故系出姬姓。此说系伪托。
3、河南安氏,系北魏时安迟氏所改,见《魏书·官氏志》。今本无此条,疑安迟为安息之异译。
4、柳城安氏,源出突厥胡,本姓康,唐时有名轧荦山者,其母阿史德氏,为突厥巫师,轧荦山随母嫁虏将安延偃,唐开元初延偃携其归国,轧荦山遂冒姓安,名禄山,后为唐河东节度使,叛唐潜称燕。
5、唐时回鹘人有安姓。
6、唐末五代时沙陀人有安姓,见《旧五代史》。
7、五代十国时后唐吐谷浑人有安氏,见《新五代史》。
8、唐时奚人有安氏,见《通鉴》。
9、明时赐元人孟格、达色等姓安。
10、明清时云南寻甸军民府土知府、马龙州土知州、沾益州土知州、乌撒军民府(今贵州威宁府)土知州、永善县桧溪阿兴土千户等均姓安,为彝族。又,彝族沙骂氏、村密氏、吉巴氏等汉姓均为安。今彝族多安姓(105、130)
安姓名人:
安成,汉时太守。
郡望:姑臧、河内、武威。
变化:唐时李抱玉本姓安,耻与安禄山同姓,改姓李氏,见《唐书》。
凉州:为汉武帝刘彻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期改置为州,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辖地在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古各一部。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到姑臧(今甘肃武威),辖河西地区。凉州曾一度属于吐蕃(今新疆)。五代时期的西夏为设西凉府。元朝时期亦为西凉州。明朝时期置为凉州卫。清朝雍正时期改置凉州府,辖武威及其周围数县。民国时期废府为县。
姑臧:治所在今甘肃省武威市。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的政治、军事重镇。先后为前凉、后凉都城,南凉、北凉也曾一度都于此地。故址在今甘肃武威市。原名盖臧,为匈奴所筑,后音讹为姑臧。城呈龙形,故又名“卧龙城”。西汉建姑臧县,隶武威郡。东汉时为武威郡治所。由于汉、羌、匈奴多种民族杂居,又地处中西交通要道,使它很快成为河西富邑。三国曹魏时置凉州,以姑臧为治所,这是姑臧为凉州州治之始。西晋永宁元年(辛酉,公元301年)张轨为凉州刺史,设州治于姑臧。西晋亡,即为前凉都城,于原城之外增筑四城,人文荟萃,经济繁盛。东晋太元年(丙子,公元376年)前秦攻灭前凉,置凉州刺史镇姑臧,豪右七千余户被徙往关中。东晋太元十年(乙酉,公元385年)吕光据此地称凉州刺史,次年建后凉,立国都于姑臧。晋义熙二年(丙午,公元406年)曾被后秦主姚兴任命为凉州刺史的南凉王秃发□檀进驻姑臧,晋义熙四年(戊申,公元408年)将南凉都城由乐都迁此。不久,北凉王沮渠蒙逊以步骑三万攻克姑臧,又于晋义熙八年(壬子,公元412年)将北凉国都由张掖迁此,并在城南天梯山大造佛像。宋元嘉十六年(己卯,公元439年)北凉降于北魏,魏收姑臧城内户口二十余万,改姑臧县为林中县,仍为武威郡治。此后,姑臧城便以武威城名称世。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土人士避难西入凉州,姑臧成为保留汉族文化的重要据点,同时又是佛学东传的要地。后凉时,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在此地讲经,大兴佛教。北凉时,沮渠蒙逊尊西域僧人昙无谶为国师,在此译出《大般涅槃经》等十几部经典。
武陵郡:即湖南省常德市。常德历史悠久,公元前三十万年,常德地区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春秋末期楚、汉之际,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末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涉),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一带地区,包括汲县。魏文帝黄初年中,河内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县)改属冀州(今河北冀县),四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郡。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阳)、原武、阳武三县。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鄄县)陈留国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四县,属兖州东郡的有燕。西晋时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隋朝时期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两朝的河内郡即怀州。元朝时期设为怀庆路。明、清两朝为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县。
一、安ān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广东之高要,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马关、陇川、河口等地有分布。汉、鲜、回、藏、壮、满、傣、彝、蒙古、傈僳、布伦、裕固、锡伯、达斡尔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注云:“出自姬姓。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后入中国,以安为姓。”郑樵亦云:“安息王入侍,遂为汉人,故其族出凉州。”(按:《姓氏词典》将“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断作“……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故将其源分作二:或“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姬姓,系黄帝孙安的后代”;或“以国名为姓氏。古代安息人或安国人来中国留居不归者,以安为姓。”)(2)《魏书·官氏志》载:“安迟氏改为安氏。”此当出自鲜卑族。
3、或为康姓所改。《唐书》载:安禄山本姓康,冒姓安。“出自营州柳城胡人。”
4、藏族有“安温”氏,本部落名,以部为姓,省易为“安”。
5、明赐元人姓名:孟格,安汝敬;达色,安汝坚;牟尼沙克,安思谦。
6、山东德州之北营村有安姓,本苏禄国(今菲律宾)人,清雍正九年(1731年)正式入中国籍,因其信奉伊斯兰教,遂与当地回民融为一体。
7、为清代满族安德氏所改。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8、现行傣族姓氏,今云南之孟连有分布,本非姓氏,乃姊妹排行第三个女儿之意。傣族女性在未有子女前,名字的构成为“排列+名”。三女为“安”,故为“安×”。遂有人依汉族姓名构成习俗称姓“安”。
9、裕固族有“天下头目都姓安”之说。为安帐文所改,安帐乃氏族名,或取其首音谐“安”而为单姓。
10、为达斡尔族“阿尔丹”氏所改,“阿尔丹”氏族名(哈拉),以之为姓。或取其首音谐‘安’而为单姓。
二、安
安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5%,为中国人口最多的120个姓之一。尤以河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安姓人口25%。安徽、河南等省亦多此姓。上述3省安姓约占全国汉族安姓人口51%。
安姓起源:
1、古帝皋陶封于安(故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因以为氏,见《姓源》。
2、汉时西域安息国(在今阿富汗北部布哈拉地区)遣王子世高入中国,居洛阳,遂留中国,以国为氏。晋魏间迁安定,后徙辽东姑臧,又徙武威,隋时居凉州。又,相传黄帝之子昌意之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故系出姬姓。此说系伪托。
3、河南安氏,系北魏时安迟氏所改,见《魏书·官氏志》。今本无此条,疑安迟为安息之异译。
4、柳城安氏,源出突厥胡,本姓康,唐时有名轧荦山者,其母阿史德氏,为突厥巫师,轧荦山随母嫁虏将安延偃,唐开元初延偃携其归国,轧荦山遂冒姓安,名禄山,后为唐河东节度使,叛唐潜称燕。
5、唐时回鹘人有安姓。
6、唐末五代时沙陀人有安姓,见《旧五代史》。
7、五代十国时后唐吐谷浑人有安氏,见《新五代史》。
8、唐时奚人有安氏,见《通鉴》。
9、明时赐元人孟格、达色等姓安。
10、明清时云南寻甸军民府土知府、马龙州土知州、沾益州土知州、乌撒军民府(今贵州威宁府)土知州、永善县桧溪阿兴土千户等均姓安,为彝族。又,彝族沙骂氏、村密氏、吉巴氏等汉姓均为安。今彝族多安姓(105、130)
安姓名人:
安成,汉时太守。
郡望:姑臧、河内、武威。
变化:唐时李抱玉本姓安,耻与安禄山同姓,改姓李氏,见《唐书》。
其他姓氏
[ 安 ]字的同音字 - [ an ]
[ 安 ]的同部首字 - [ 宀 ]部